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奥运进行时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财经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股市分析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新奥运
 第A18版:新奥运
 第A19版:新奥运
 第A20版:新奥运
 第A21版:新奥运
 第A22版:新奥运
 第A23版:新奥运
 第A24版:新奥运
 第A25版:新奥运
 第A26版:新奥运
 第A27版:新奥运
 第A28版:新奥运
 第A29版:新奥运
 第A30版:新奥运
 第A31版:新奥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设计谋划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通信
 第B24版:e生活
 第B25版:头版
 第B26版:特刊
 第B28版:特刊
2008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哪里观看盛大的开幕式,跟谁一起共迎奥运盛典——
奥运新“看法”:你选哪一样?

沈敏岚、南娟娟、金霞霏、陈凯、茅盾


  期盼已久的奥运会今晚就要开幕了,你准备在哪里观看盛大的开幕式,跟谁一起共迎奥运盛典?从昨天晚上到今天上午,本报记者一路寻觅市民奥运开幕式的“新看法”“新地点”。

  酒店  收看奥运高清频道

  “把奥运开幕式看得真真切切,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新锦江大酒店在大堂、酒吧和部分客房开通CCTV奥运高清频道的消息传出后,吸引了不少高清电视迷。“家里还没来得及买高清机顶盒,申请开通高清频道,正好去酒店感受高清奥运开幕转播。”新锦江总经理陆荣华告诉记者,这几天有不少市民家庭来预订酒店客房,第一个要求就是房间里要开通高清频道,并指定要商务套房,“这样可以一家在一起看最清晰的奥运开幕式”。除了在客房里看高清转播,开通高清频道的41楼蓝天旋转餐厅和3个酒吧,也是市民相约一起看奥运转播的热门场所。

  浴场  300多人围桌狂欢

  “迎奥运、看大赛,全场啤酒半价优惠”的横幅,早在7月初就在卢湾区一家大浴场门口挂出了。浴场2楼的餐饮、娱乐区竖着一个巨型屏幕,16个音响分布在餐厅的各个角落,“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奥运而准备的。就等今天晚上8时了。”想象300多个人在餐厅一起看转播、一起沸腾的场面,就让前来预订座位的市民很是兴奋。同时,浴场将于今天起,在大堂摆放每天的赛事日程。

  另一家大浴场的负责人表示“今晚将停掉每天例行的表演,5个电视一起直播开幕式。”

  餐馆  边尝美味边看转播

  昨晚,记者在南京路上走访了几家咖啡吧和餐厅,其中大部分餐厅都为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作足了准备。不少咖啡吧和餐厅表示,将在今晚8时零8分开始,将店内所有电视机“锁定”在中央电视台的奥运开幕式直播频道,让顾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奥运的激情。同时,一些餐厅还推出特色奥运菜式,给顾客味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

  手机  花3角钱可看1小时

  “今晚,我要在医院陪伴病中的母亲,无法守在电视机前看奥运开幕式,不过没关系,我早在前几天就开通了手机电视,订制了奥运手机报,”徐汇区的李先生告诉记者,“手机看奥运,尽管屏幕小了点,但随时随地可看,方便。”

  据上海移动透露,本市手机电视用户已达70万,订制奥运手机电视的达到了20万,将有20万手机族将在手机屏幕上看奥运。同时,上海移动大幅降低了手机电视的资费,奥运频道信息费每月10元,流量费折算下来大约每个小时3毛钱,每天看一个小时的手机电视,整个奥运期间费用也就20元左右。而最让李先生心动的,是手机电视的“关注团”功能,你对哪个运动员有兴趣,点一下“运动员关注团”,只要有最新的关注运动员视频上线,手机就会及时提醒用户观看,“我已经把刘翔、姚明列入了关注团”。

  赛场  现场观赛真正过瘾

  昨晚,申城的大街小巷,已经充满了奥运气息。记者奔向采访地点的途中,三三两两的市民在讨论着奥运开幕式,猜想奥运冠军“花落谁家”。记者与他们攀谈,谈到关于奥运会的期待,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上海的骄傲”——刘翔的速度和姚明的高度。

  昨天16:30,记者来到上海体育场附近,一场奥运足球赛马上就要开始。赛场外,不少在上海工作、读书的外国人,在为他们的母队欢呼、助威。   本报记者 沈敏岚 

  实习生 南娟娟 金霞霏 陈凯 茅盾

  评论 08080810901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