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奥运进行时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财经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股市分析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新奥运
 第A18版:新奥运
 第A19版:新奥运
 第A20版:新奥运
 第A21版:新奥运
 第A22版:新奥运
 第A23版:新奥运
 第A24版:新奥运
 第A25版:新奥运
 第A26版:新奥运
 第A27版:新奥运
 第A28版:新奥运
 第A29版:新奥运
 第A30版:新奥运
 第A31版:新奥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设计谋划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通信
 第B24版:e生活
 第B25版:头版
 第B26版:特刊
 第B28版:特刊
   2008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定菊园新区文化中心为居民搭舞台
“百道奥运美食拼盘”迎四方宾客

顾鹏程 钱焕杰


  编辑同志:

  嘉定的白蒜、葡萄、蜜梨等土特产品享有盛名。在奥运会召开前,嘉定菊园新区文化中心组织了一次“百道奥运美食拼盘创意赛”。这项活动激发起居民的奥运热情,也为来沪的外国朋友准备了佳肴。

  读者 金勤

  【调查附记】

  7月29日上午,记者赶到“百道奥运美食拼盘创意赛”现场,300多平方米的大厅里挤满了500多位前来参赛的居民。菊园文化中心主任马慧怡兴奋地告诉记者:“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居民来参加比赛。”参赛的人群中,有的是一家老少,有的是朋友、同事,还有外来务工人员。为此,“组委会”将比赛分成朋友组、祖孙组、亲子组、邻里组和异乡组。

  祖孙激情造“帆船”

  记者在比赛现场采访了祖孙组的吴静芳与杨紫烟。家住嘉枫社区60岁的吴静芳和在菊园幼儿园读大班的外孙女杨紫烟是第一对报名的参赛者。为了制作出具有新意的拼盘,祖孙俩商量好几次。比赛前一天晚上,小紫烟兴奋得睡不着,几次起床检查放在保鲜袋中的制作材料。清晨5时,小紫烟急匆匆起床,嚷着要外婆快做准备。在比赛现场,祖孙俩用半斤多红彤彤的番茄制作了一艘帆船,用切成薄薄的茭白片作帆,黄瓜、樱桃代表浪花。祖孙俩异口同声地说:“这是祝中国参赛运动员一帆风顺,取得好成绩。”

  邻里携手铸“地球”

  39岁的陆雅萍和嘉定进修学院的老师许芳几年前是邻居,如今她俩依然像亲姐妹一样常来常往。为参加这次比赛,她俩从农田里精心挑选了两只新鲜的西瓜。一只制作“地球”,另一只用瓜皮制作伸展的双手。再用香蕉、黑布林等水果精雕细刻成五个活泼可爱的福娃,一只挺直的红色胡萝卜作为“火炬”,上面用红辣椒代表熊熊的火焰。她俩说:“世界各国朋友,就像亲密的邻居,我们要用美味佳肴款待他们。”

  “奥运圣火”永不熄

  姚华、曹慧是一对年轻夫妻,都当上了小老板。为了参赛,他俩放弃生意,兴致勃勃地捧来一大堆水果,不到十分钟就制作成一个“奥运圣火”的拼盘。哈密瓜果皮制成绵延的长城,上面雕刻出腾空跃起的巨龙,苹果雕刻成一个火凤凰,黄瓜上面燃起红蜡烛……“燃起的永不熄灭的奥运圣火,代表我们迎接奥运的激情。”

  嘉定消防中队的排长马益和他的搭档郁琼从参赛报名那天起就动足了脑筋,制作了许多版本。这次创作的“缤纷奥运”赢得了评委的称赞。用水果雕刻的“中国印”、“中国门”和刻成“2008和军民一家亲”的醒目大字,10多种水果切成各种形状的果片,铺成一条条金光大道,从各个方向一起通往北京。

  参赛的居民们说,菊园新区文化中心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舞台,使他们能够为迎接奥运而大显身手。

    本报记者 顾鹏程

  通讯员 钱焕杰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