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奥运进行时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财经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新都会
 第A10版:股市分析
 第A11版:法治视窗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新奥运
 第A18版:新奥运
 第A19版:新奥运
 第A20版:新奥运
 第A21版:新奥运
 第A22版:新奥运
 第A23版:新奥运
 第A24版:新奥运
 第A25版:新奥运
 第A26版:新奥运
 第A27版:新奥运
 第A28版:新奥运
 第A29版:新奥运
 第A30版:新奥运
 第A31版:新奥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设计谋划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通信
 第B24版:e生活
 第B25版:头版
 第B26版:特刊
 第B28版:特刊
   2008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月嫂水平太差产妇宝宝受罪

顾智钧 许明 陈浩


  本报讯 (实习生 顾智钧 见习记者 许明 记者 陈浩)“基本的哺乳常识都不懂,孩子体重突然减轻也不让我们送医院。”昨晚,初为人母的田女士来电反映,自己的宝宝出生3个多月来,连换2名月嫂都不尽如人意,“现在月嫂的业务水平怎么那么差啊?”

  田女士的宝宝4月21日出生,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她花了3800元在一家月嫂公司请了一名月嫂。初为人母的她,一上来就遇到了问题:由于刚生产,不能坐着给孩子喂奶,如何躺着喂奶她又不懂,月嫂就此提出了“专业”意见,“趴着喂!”田女士照做了。有一天朋友来探望她,发现她竟如此喂奶,差点笑出来。这名月嫂如此不“专业”,田女士只能将她辞退。

  随后,公司派来了第二名月嫂,没想到这个月嫂才来没几天,宝宝的体重就减轻了。田女士提议带孩子去医院,月嫂不以为然,一再劝阻,“没事的。”可以后的几天,宝宝一天天继续消瘦。一家人心疼不已,这才将孩子送进医院。一查孩子竟是患上了尿路感染,有可能危及到肾脏,需要住院治疗。

  听了医生的诊断,田女士回想起有一天半夜,她发现宝宝尿布上满是粪便,月嫂却在一旁呼呼大睡;还有一次,这名月嫂发高烧也一声不吭,依然呆在宝宝身边,幸好被田女士及时发现。回想起这些,田女士后怕不已,将那名月嫂也辞退了。

  连续遇到2名如此不专业的月嫂,田女士将情况向该公司反映,对方表示可以再换,但田女士已经被吓怕了。而且,据她了解,这家月嫂公司招月嫂时,只需对方提供母婴护理证,进公司也不需要培训和体检。“花了这么多钱,专业的服务没感受到,却自己给自己找罪受。”田女士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对月嫂市场的监管。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