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假期机会当上志愿者 ——90后迈入大学前的成年礼扫描 解双双 茅盾 张欣平 |
2008年,第一批90后的孩子年满18岁,18岁的成年礼别具意味。今夏暑期过后,他们将迈入大学。 网上报名做 世博志愿者 考入复旦大学外文学院的王羽丰通过网上报名,在7月份成为了一名世博会的志愿者。“平日里养成的习惯,就算在高考期间也没有放弃对国家大事的关心。高考结束后有大量的时间,可惜报名奥运会志愿者已经晚了,不过现在能为世博会添自己的一份力,也是很大的收获。”王羽丰表示,高中学习压力很大,没有机会接触社会,现在想借着暑假做志愿者的机会,学习待人处世的经验,同时为进入大学做好准备。 而面对许多人对90后 “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指责,王羽丰认为和 “年代”没有关系,只是90后的孩子年龄尚小,思想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考试结束后 卖出旧书本 今年考上杭州师范的小吕告诉我们,高考的压力太大,心中早就“积怨已久”,有时候复习得太烦太累,就有一种把面前的书撕了的冲动。 小吕的另外两个同学把一些没有“任何价值”的书卖给了楼下收废品的阿姨,每500克卖到5角,最后居然卖了136元。几个人吃了一顿饭,买了炸鸡腿和臭豆腐,拍了几版大头帖,外加车费刚刚好。“回来之后我们就一起撕书玩,当然也只能撕我的了,真是充分利用啊。” 拿到通知书 打球并唱歌 “看看书,打打球,K歌……总之这几天过得就是比较‘颓废’啦。”上海中学的小赵已经拿到了港大的录取通知书,她告诉我们,寒窗苦读十几年,这个暑假就想好好休息一下,本来也想出去打工赚钱,但是考虑到以后上了大学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让自己彻底放松了。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小赵似乎没有太多的憧憬也没有太多的担忧。 “大学嘛,就是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寻找契机。哎,现在想那么多也没有用,该来的总会来的,还不如坦然一点。” 外出去打工 一天40元钱 将要迈入复旦大学校门的小叶,这个暑假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在家里度过的。小叶的父亲告诉我们,孩子在一个职业能力考试院做数据输入的工作,一天40元钱。 “感觉这些孩子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不懂事。”小叶的举动,让父亲欣慰,觉得孩子一夜间长大了不少。 实习生 解双双 茅盾 本报记者 张欣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