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应对世界经济金融危机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公众服务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2版:新民环球·健康/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数据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电
 第B24版:e生活
2008年11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个双休日,本市多个等级考试和单项竞赛同时展开
家长苦叹孩子赶考分身无术

王蔚


  这两天,不断有家长向本报科教卫热线962288反映,上个双休日,本市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考试和竞赛几乎“爆棚”,两天里涉及英语、数学、书法、作文、语文、科技等方面的各类等级考试或单项竞赛将四个半天挤得满满的。由于是先报名后定时间,因此有不少报了几项考试的学生,因赶考冲突而不得不选择性地缺考。他们普遍希望今后能有部门来统一协调考试和竞赛。 

  缺考其实很无奈

  家长秦女士说,今年的青少年书法等级考试与科普英语竞赛,提早几个月就开始报名了,她上初一的儿子分别向两个主办机构交了报名费,当时只是说了个大致的考试时间,不料最后得到的通知是,这两项考试均放在11月23日下午。秦女士的儿子选择了参加书法十级的考试,而只得无奈地放弃了参加科普英语竞赛。有家长苦笑说,11月22日和23日这两天不知是什么考试的“黄道吉日”,仅英语的考试、竞赛就不止一项,而且还有作文比赛、语文竞赛等。记者从某区了解到,在这两天里除了安排了全市性的考试,该区另外还独自举办了四五项区级的竞赛。    

  各自为政定时间

  现在家长们的抱怨主要是针对许多考试与竞赛在报名时不给出明确的时间,自以为“撞车”概率极小的家长与学生,结果都“吃了药”,特别是对那些一年一次的考试,放弃哪一项都很无奈,但又只得感叹分身无术。普雄学校校长周孝仪说,这类等级考或竞赛都是属于社会性质的业余考试,不是像中考、高考这样的国家级考试,因此学校也基本上不去参与组织与落实工作,完全由学生与家长自由选择是否参加,社会考试的特点就是“各自为政”,发生时间上冲突也就在所难免了。

  是补考还是退费

  有家长提出,因时间冲突导致的缺考,能否退报名费或集中补考。对此,记者也采访了一些考试主办单位,他们表示,要给缺考的学生再安排一场“加试”或“加赛”是不现实的,因为不像高考有AB卷,而且有的竞赛评委已经“散伙”,不可能再重新集结起来。至于家长提出的退报名费问题,已有单位表示可以商量酌情退还。

  这几年,针对青少年的社会考试与竞赛越来越多,那么能否由相应的部门来统一协调呢?对此,闵行中学副校长何美珑则表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一旦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出面统筹,则会带来一种较强的“导向暗示”作用。其实,源于民间的这类考试,最终还是应由市场来调节。

  本报记者 王蔚 评论 08112810501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