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2版:生活之友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
 第B03版:彩票看点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焦点
 第B19版:焦点
 第B20版:焦点
 第B22版:专题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6版:楼市播报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关注
 第B30版:人物/资讯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2008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分析过往 找寻机遇”

邹毅  上海五合智库总经理

  伴随着成交量的急剧萎缩和成交价格的缓慢走低,中国房地产在2008年疲态尽显,旧的房地产发展模式也走向了尽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房地产萧条引发利用土地财政经营城市的模式走向终结,城市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内在动力。第二,商品住宅开发市场结束高利润时代,现金流取代利润成为开发商最关注指标。第三,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商品住宅产品品质受到空前关注,只有高性价比住宅存在市场空间。

  展望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面临较为恶劣的外部环境情况下,仍然存在发展机遇。这种发展机遇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大力度的财政刺激计划,为行业的止跌复苏创造了外部条件。近期出台的低利率和宽松银根的政策已为2009年振兴市场奠定了政策基调,金融环境的转暖有利于开发和投资。同时数万亿的财政政策落实后,将改善不少地区基础设施条件,为房地产投资架设“桥梁”。第二,交通模式升级带来住房新市场空间。铁路和轨道交通在2009年的投资力度加大,将加快带动轨道交通经济走廊的形成,沿线地区房地产市场将受益。第三,高品质商品住宅仍有市场空间。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生态节能型的高品质住宅在2009年将更为市场接受,环保技术成熟将助推高品质住宅进一步走向市场。

  在当前市场进入“冰河阶段”,此次“走出2008”的活动旨在总结2008,展望2009,分析市场转型期的规律与特征,并以新的眼光向社会展示新发展机遇,对于提升市场信心意义重大。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