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2版:生活之友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
 第B03版:彩票看点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焦点
 第B19版:焦点
 第B20版:焦点
 第B22版:专题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6版:楼市播报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关注
 第B30版:人物/资讯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2008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输液室

郭红解


  那天受了点寒气,患了重感冒,走进了一家三甲医院的门诊输液室。

  偌大一间输液室七八十个输液席都已有主。想当初得了感冒,只要一包“午时茶”发发汗就能“如释重负”,而现在流行打点滴了。一大一小两瓶750毫升的药液,看来要输上四五个钟头。正在焦虑之际,看到靠墙的一角有个空位,原来这里是输血区域。在我的请求下,护士给我在那里输液。

  “这里都是些甲肝、乙肝、丙肝病人!”对面正在输血的一位脸色泛黄、精神倦怠的中年女士忿忿地说,似乎很不满我的加入。我想你吓不住我。凭我的医药知识,肝炎病人一般不需输血。但我看她往上拉了一下大口罩,心里明白她是怕交叉感染。“不好意思,实在没位子了,等不及了。”我忙带上准备好的大口罩。她的表情顿时平和多了。在嘈杂的输液室里,这一角有点闹中取静。抗菌素伴随着生理盐水一点一滴渗入静脉,进入血液,我的咽喉能感受到清凉,舒服多了。中年女士看来有点冷,让先生去楼下自备车里取风衣。她与我对视了一下,缓缓和我谈起了病情。她原本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司白领,半年前开始身体不适,血色素下降到5克左右,而正常女性应在11克以上。经受了数不清的检查,给出了一个疑似再障性贫血的诊断,过一段时间就要输血。“人生真是无常,半年前我还是人们眼中的女强人,如今却……”她长叹了一声。我知道用一般的大道理来安慰肯定于事无补,我就向她讲述了一次得大病并康复的经历。我说,生活往往处在平衡中,某一方面失落了,另一方面会给你补偿。遭遇疾病固然不幸,但你会得到在常态生活中难以得到的许多东西,比如让你一下子承受了许多亲情、友情,使你对生活的感悟增添了亮色,对重新扬帆增添了勇气。这时,她的先生把风衣轻轻盖在了她身上,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笑容。

  点滴一般要打3天。后两天我去得早,就融入到了输液的群体中。一个病人刚拔出针按着棉团离开,又一个病人躺上了。一幅幅图景在我面前转换着:左边是位女中学生,期中考试前得了感冒,无神的眼睛还在看着外语课本。右边是位公司经理,发着高烧,还在不停地用手机指挥着下属。对面的女青年听口音是外地人,她的先生一直半蹲着用普通话在她耳边絮语,用上海话招呼护士换液。一位吊丹参的阿婆喊肚子空了,抱怨老头子还不送点心来,邻座一位老教授忙叫小保姆去对面“新亚大包”买几个包子,阿婆顿时笑逐颜开,还不忘追加一句:“要菜包!”

  输液室像个折射百味人生的舞台,有时还会上演感人的情景剧。第三天刚换了一瓶药水,邻座坐上了一位中年汉子。护士给他进针后,他惊喜地向对面一位老人叫了起来:“张家姆妈,侬也来吊针啦?”“小黑皮,是侬啊,好几年没看到侬。阿拉姆妈老慢支又发啦。”老人的儿女们顿时围了上来亲热地问长问短。原来他们曾在一条弄堂一个屋檐下做了几十年的邻居。老房拆迁后,他们搬到了新居所,但总忘不了老地方,连吊针也要回到熟悉的老医院来。“张家姆妈人老好格,我小辰光得脑膜炎,亏得张家姆妈及时送我到医院,否则要变‘戆大’了。”“迭个辰光里弄里家庭妇女都参加工作,我当托儿所阿姨,晓得点医疗知识,发现小黑皮头痛,手掌上有不少红点子,就想勿要是脑膜炎噢。眼睛一眨五十年了。” 张家姆妈眯着眼睛沉浸在回忆中。“姆妈,看到口伐,做了好事人家记勒牢口伐?好人有好报。”儿女们七嘴八舌夸着。

  输液室是嘈杂的,但也是祥和的。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