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2版:生活之友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
 第B03版:彩票看点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焦点
 第B19版:焦点
 第B20版:焦点
 第B22版:专题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6版:楼市播报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关注
 第B30版:人物/资讯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2008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域女子翩翩舞 羊皮筏子黄河行
《月上贺兰》展宁夏魅力

杨建国

  ■ 银川艺术剧院的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中的群舞和双人舞

  本报讯 (记者 杨建国)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艺术剧院演职人员们,昨晚在美琪大戏院上演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以一个感人、质朴的爱情故事,让沪上观众感受到了宁夏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各民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漫漫丝绸之路,曾有多少东西方商人匆匆走过。当舞台上灯光渐亮时,一支从西域远道而来的商队,正跋涉于茫茫戈壁向中原进发。活泼美丽的姑娘海真在放牧途中,发现了这群从风沙中逃出的商人,她把衣衫褴褛的他们带到了乡亲们中间,还与商队领袖哈桑老人的儿子纳苏相爱了……随着这段爱情故事的展开,舞台上逐渐迭现居住于贺兰山下、黄河岸边的回族、汉族等各民族人民和谐相处的生活、劳动场景,而沙漠、羊皮筏子、贺兰石、岩画、盖碗茶、枸杞等地方符号,则在西域商队和当地乡亲交往的舞蹈场面中,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舞剧《月上贺兰》的故事虽然并不复杂,但动人的情感经历却在舞蹈中体现得跌宕起伏。整部舞剧的肢体语言,如场景一样也充满了地域艺术特色。如第一幕在商人们的醉酒梦境中,西域女子手捧酒壶翩然起舞,扭腰、送胯、勾脚等动作显得姿态婀娜,当地乡亲们跳起的女子群舞,同样也风情迷人。第三幕中,商队乘湍急波浪中奋进,与雄浑壮阔的音乐交织成扣人心弦的强烈视听效果,更把演出推向了新的高潮。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