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财经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法治视窗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公众服务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A32版:生活之友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
 第B03版:彩票看点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4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5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焦点
 第B19版:焦点
 第B20版:焦点
 第B22版:专题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第B26版:楼市播报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广告
 第B29版:关注
 第B30版:人物/资讯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2008年1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柳堆烟 盛家后人今何在
——盛宣怀重孙盛承洪昨与本报记者谈盛家
乐梦融

■ 晚年盛宣怀

  在中国近代史上叱咤政商两界的盛宣怀家族,注定是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巨额的财产、极高的地位,有多少惠及了盛家后代?“盛宣怀档案年展”正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人们深感兴趣的是,150年之后,盛家儿孙今安在?盛承洪,盛宣怀重孙,是唯一出席“盛档”展览开幕式的盛家嫡传后人,昨天,他在香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祖辈故事说不完

  庭院深深深几许?盛家的繁盛已成历史云烟,年过六旬的盛承洪很敬重曾祖父改写中国近代历史的传奇经历,但谈起祖上的事情,他的语气委婉平和——无论是风花雪月抑或命运浮沉,毕竟相隔百年。

  作为一名普通的商人,盛承洪透露了些许家事。父亲盛毓邮和叔叔盛毓度已过世,盛宣怀的曾孙辈大多经商,从事餐饮和房地产业的比较多。身出名门望族,儿时的回忆会比普通人特殊,看到的听到的,也比同龄人多些。“祖上的传奇故事难以复制,我们后代都很低调。”不过,盛承洪承认,盛宣怀一生的故事,从官场历练到平步青云,办学堂、创电报局、修铁路,以及和李鸿章、孙中山等当时政界、商界巨腕的交往,每件事情后面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听父辈亲口说和听旁人转述,心情还是不一样的。”

  上海留园到东京

  盛承洪回忆,在他小的时候,已随父亲搬离了盛宅。小家庭租住在极斯菲尔路(今万航渡路),离开静安寺比较近,自己常和家人去那里游逛。盛宣怀的孙儿辈中,盛承洪的叔叔盛毓度早年留学日本,先后毕业于东京成城学园及京都大学。上世纪50年代初,盛毓度在日本东京经营一座中国宫殿式的留园饭店。盛承洪在16岁那年离开上海,随父亲盛毓邮东渡,和这位叔叔往来最多。如今,东京的留园饭店已经是日本名流显要宴请聚会的场所之一,接待过许多国家政要。在上海陕西南路上的留园,曾是盛宣怀的花园住宅,现在是一所同名餐馆,盛承洪也参与经营。此外,考虑到交通大学前身南洋公学正是由盛宣怀创立,交大(闵行校区)的留园也是盛家后人出资建造,留园在香港和深圳都有分店。

  家谱修到第四代

  盛承洪回忆,当时曾祖父有七房太太,同父异母的儿子中,也有英年早逝的。堂兄盛承业已经98岁高龄,现生活在上海,还在为编修家谱的工作操劳,他们之间常常相互联系。“不看家谱的话,要叫我一一道来承字辈的兄弟,我也记不清,有些不怎么联系了。”目前,盛家家谱整理接近尾声,盛承洪已经看到了草稿。另外,“盛宣怀档案”还可能点点滴滴地分藏在各个子女手中,比如盛毓邮,传到的是盛宣怀当初和日本政界、商界的通讯记录。盛承洪已将其整理成册,计划本月中旬在日本出版。“日本各界关心‘盛档’的,也大有人在。”由于近年来关心家谱的修订工作,加之在上海还有生意要打理,盛承洪过一阵子就要往返东京、上海、香港等地,由此和上海图书馆的“盛档”整理人员打了交道。本次上图“盛档年展”开幕仪式上,也只有盛承洪一人代表盛家后人参加了开幕式。

  “好多档案都是我从未看见过的,只在儿时听说,资料藏在盛氏祠堂中(现玉佛寺),这要感谢过世的长辈们悉心照顾和上图的整理。这些实物从各个角度,真实还原了曾祖父的一生。”另外,看到曾祖父的亲笔在信纸上勾画,事必躬亲,工作态度严谨,这点让盛承洪印象最深。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