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名企优才”招聘会在复旦举行。招聘单位纷纷表示—— “储备人才”,等待经济复苏 张炯强 |
|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今天上午,由复旦大学、上海对外服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首场“名校名企优才”招聘会在复旦北校区体育馆举行。200多家用人单位现场设摊,为2009届上海东北片高校毕业生提供近4000个就业岗位。记者注意到,在人才市场总体需求疲软的背景下,许多单位打出了“储备人才”的宣传横幅,成为招聘会上一个亮点。 南汇区负责招聘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今年招收的毕业生,全部到基层锻炼,再经过专业培训,几年后按能力安排到各职能部门定岗。我们要有‘储备人才’的理念,尽管暂时不用,但将来会作为骨干使用。”即便是“储备人才”,南汇区开出了优厚的条件:每月基本工资3000元,每年最低奖金12000元。浙江安吉县每年也都来复旦大学招收“储备人才”,县人事局副局长柳亚萍表示,都说大学生求职难,但对于最基层的政府部门,名校生仍然是求之不得。安吉的“人才储备”计划条件更优惠:只要是名校的研究生,来者不拒,而且不必报考公务员,马上以事业编制使用,今后几年按各部门领导岗位方向培养。 受世界经济形势影响,今天的招聘会上缺少了外资银行、跨国公司席位,可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上海银行等国内金融机构仍拿出了许多岗位。农行上海市分行招聘人员告诉记者,今年计划招收200人,全部作为“储备人才”。他认为,尽管现在国内经济不太景气,银行业务有所萎缩,但随着国家4万亿元刺激内需政策的落实,农业银行即将上市,未来经济复苏必然需要大量人才。以前,优秀毕业生都倾向于外资银行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现在,恰好是农行吸纳优秀人才的好时机。 安吉租赁公司也将招收数十位“储备人才”,人事部门的张小姐说:“企业发展要着眼未来,现在业务下滑不用人,不等于说未来不需要人才。公司认为,人才市场‘冬天’正好是企业挖掘人才市场金矿的最佳季节。” “储备人才”的出现,弥补了人才市场的需求。复旦国际金融专业毕业生张勋亚在招聘会上兜了一圈,感觉不错,他说:“原以为进银行没指望了,现在还是看到了很多机会。”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认为,总体上看,今年毕业生求职的结构发生变化,跨国公司的岗位减少已是定局,但国内企业特别是部分眼光长远的用人单位推出“人才储备”计划,增加了岗位,因此,就业的总量还是能够保证,关键要求学生及时转变求职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