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波动是正常市场行为 尚没有迹象表明人民币将步入贬值通道 连建明 |
人民币汇率最近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由于连续4个交易日走低,就有人民币是否将要贬值的议论。但是,昨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小幅走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502,较前一交易日走高25个基点,结束了之前的“四连阴”。从现在的走势看,人民币汇率只是一种正常的市场波动,尚没有迹象表明人民币将步入贬值通道。 汇率走低不是第一次 的确,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小幅贬值。人民币对美元年初开始一路上升,在4月10日首次升7.0关口,进入“6时代”,7月底就在6.83一线;徘徊了几个月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本周重回6.85关口。周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前一交易日6.8349回落到6.8505,大幅走低156个基点;周二中间价报6.8527,继续走低22个基点。而在询价系统,这两天人民币对美元连续都触及跌停板,由此引发市场对于人民币是否进入贬值通道的争议。 但是,据此就以为人民币将大幅贬值,依据实在不充分,很多人看到跌停感到很可怕。其实,汇率和股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汇率波动幅度小,所谓跌停幅度是非常小的,和股票10%的涨跌幅度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人民币汇率走低也不是头一次。7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至6.8205后,出现了“十连阴”。到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659,10个交易日里人民币贬值454个基点,贬值幅度为0.66%。 由此可见,本周的贬值幅度并不是最大的。 单向升值变双向波动 人民币汇率的这种波动,是一种双向波动特征。其实,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一路持续升值后,下半年就呈现区间波动的特征,单向升值变成双向波动,属于正常的市场行为。从近期世界各货币的表现看,从欧元到澳元、加元对美元汇率都出现大幅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相对比较稳定,也造成人民币对欧元、澳元等币种大幅升值的结果。 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更多地与美元本身的走势有关。如周一美国股市大跌,三大指数跌幅均高达7%以上,股市走弱,令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在此背景下,美元维持强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持续下行。而周二美国股市上涨,美元指数回落,周三人民币汇率也随之上升。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形势严峻。因此,也有人提出对人民币进行贬值,进而带动出口回升,但很多专家表示反对,认为人民币既无贬值必要也不合时宜。1997年出现亚洲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就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稳定,赢得世界赞誉,也没有影响后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在依然存在大量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的情况下,让人民币贬值来提振出口是错误的,其实质是通过补贴出口部门来补贴外国消费者。”社科院世经所所长余永定如是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认为,未来人民币会保持一个基本稳定的态势。而采取人民币贬值会带来以下结果:一是当前抑制出口的主要因素是全球经济衰退和外需疲软而不是汇率问题,因此人民币贬值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出口问题;二是主动贬值或将带来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导致资金的大量外流,这对当前我国扩大内需不利。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看,人民币对美元不具备贬值的基础。 本报记者 连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