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3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4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求职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2009年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忆微雕艺术先驱薛佛影先生

张大根


  前些日子一位小朋友结婚,请我为他画张画,我即画了张“花好月圆”贺之。在用印之时,我拉开抽屉,一方旧青田石印章映入眼帘,一下子几十年前的往事一幕幕在我脑海中播放着。

  这方印章是微雕艺术先驱薛佛影先生晚年之作。薛佛影先生一生从事工艺美术工作,尤以微雕艺术著名于世,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薛佛影先生即在方寸的象牙插牌上刻以山水、人物、花鸟、草丛、诗词等等,虽是微雕,但笔墨气韵仍然呼之欲出,山水真有咫尺千里之势,人物、花鸟、草丛都生趣盎然,诗词、歌赋则堪比欧柳。薛佛影先生的寓所蒲柏草堂,坐落在太仓路黄陂路口,与我祖父寓所宝康里近邻。记得薛先生为我祖父制作过一座象牙插牌,上面刻的是我祖父演的武松打虎,神形俱佳,惜在“文革”中不知流向何方去了。我还见过薛佛影先生刻的以陈老莲的水浒页子为范本的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象牙挂牌,大小似白玉子岗牌的尺寸,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薛先生的蒲柏草堂是沿街的,书房在二楼,记得书桌是临窗放的,壁上张挂书画,书桌上文房雅玩,琳琅满目,先生为人平和、勤俭,一生创作不息,解放后光中外伟人的造像象牙插牌就不知创作了多少座,有的还被用作国礼。

  “文革”后,一次我在马当路太仓路口遇见了先生,那时先生已经退休了,但精神饱满,腿脚尚健,正在接小孙孙上学回家的路上。我再次造访了蒲柏草堂,书房中书画少了,书桌上文玩也不似以前了,但在书桌临窗的一面,供有一盆菖蒲,是用一个白瓷盆栽种的,更显菖蒲的青翠,盆旁还供有一座小灵璧石,乌黑铮亮加上窗明几净,书房仍然透着雅致。先生说现在微雕不刻了,但偶尔会刻印章解闷。我即向先生求印,先生说现在好的石材没有。我说我有好的旧石头,过几天我带来请先生刻,反正当时我家离先生不远,很方便。先生虽以微雕见长,但刻印确是大刀阔斧,喜欢用白石老人的冲刀法。

  几十年过去了,薛佛影先生已然作古,蒲柏草堂也以变为大厦高楼,但先生为我治的印章长存。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