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3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4版:倾听民意 汇集民智 共克时艰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求职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5版: 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本版新闻列表
2009年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尚庙里卖木梳

夏友梅


  ◆ 夏友梅

  浦东木梳厂老板陆家福,年纪老了,要培养接班人,就对三个徒弟讲:“你们要学会做生意,我给你们各人一千把木梳,你们不能到街上卖,也不能到店里卖,更不能卖给熟人,你们只能到庙里去卖!”啊!庙里只有尼姑和尚,都是光头,要木梳做啥?!三个徒弟正要问,师傅手一挥说:“去吧!三天之内完成,记住,世间无难事,独怕有心人!”

  大徒弟带了木梳到一座庙里,摆了个摊,见到和尚就热情兜售,和尚听说要他们买木梳,有的眼睛都不朝他瞟一瞟,只平静地说出一句:“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三天下来,大徒弟一把木梳也没有卖掉。心想:我虽然没有卖掉木梳,但我是师傅的亲戚,师傅还是会考虑我的。

  二徒弟到另一座庙里,他不是摆摊等和尚,而是主动找一个和尚:“师傅,木梳要吗?”和尚听了,有的吓得就跑,有的暗暗骂他神经有毛病。二徒弟一点不气馁,就这样一天、两天,到第三天收摊时,他急中生智,拉着一个和尚说:“师傅,我的木梳与众不同,是保健木梳,头发越少效果越好,因为它接触皮肉更直接更广泛更深入,师傅,在医学书上讲,每天梳头三分钟,可以预防脑中风哩!”“噢……”和尚听了心里一动,随手接过木梳,朝头上一梳,哎,怪了,只感到头上热辣辣,暖烘烘!他连梳三下,噢哟,不得了,和尚这个光头三十多年没碰过木梳,加上没有经过风吹雨打日头晒,头上皮肉特别光滑特别白嫩,他连梳三下,好像头部血脉流通了,眼睛也亮了,手脚也轻了,和尚一个劲地说:“有道理!有道理!我买一把。”卖了这把木梳,二徒弟再也没多卖出去一把,只好将其余999把带了回来。不过二徒弟也有二徒弟的想法:我父亲与师傅是好朋友,我虽然只卖掉一只木梳,师傅总会关照我的。

  再讲小徒弟,他牢记师傅一句话:“世间无难事,独怕有心人”,他第一天就来到城里最大的一座庙里,仔细观察,发现一个现象:来烧香的人都要磕头,磕好头,特别是女香客的头发往往是乱蓬蓬的,很不雅观,有的甚至挡住视线……小徒弟看了顿时有了主意,他连忙到家里拿了几只弓形的檀香木梳,来到庙里住持和尚那里,把刚才在庙里看到的情况一讲,随后情真意切地说:“师傅,你们和尚吃素念佛,都是以善为本,如果把木梳卖给香客,也是方便大家,属于善举一桩。”“这个……”老和尚听了感到此话有理,不妨一试,忙问:“你有多少木梳?”“一千把!”“啊!太多了,卖不掉的!”“没问题,我还怕不够哩!”“为什么?”小徒弟说:“我们在每把木梳上刻上‘积德行善’四个字提醒人们时时向善,他们买不买纯属自愿,我们绝不强行销售。卖梳子的收入一部分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另一部分用作庙宇修缮,我们只收回成本,您看行吗?”

  最后师傅选了谁当接班人,不言而喻了。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