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伯伯教我写书法 张昊廷 |
|
张昊廷 格致初级中学预(4)班 前阵子,我跟着爸爸妈妈同去上海图书馆观看宣家鑫伯伯题为“墨的呼唤”的书法大展。那天,虽然是下雨天,但展览会场还是人头攒动,还未到开幕时间,早早就有两条长长的人流排在图书馆的大门口等待入场。终于进场了,大家井然有序地凭票入场,那场面真的是壮观极了! 来看展前,爸爸就对我说:“宣伯伯从小就酷爱书法,但当时家境贫寒,连买碑帖纸张都十分困难,可是他并不放弃,仍然坚持书法艺术之路。梅花香自苦寒来,才有了如今的艺术成就。”听了爸爸的一席话后,我突然对平时自己对学习的懈怠而惭愧起来,我想起我们格致中学的学习条件和氛围这么好,心里默默发誓: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不让老师和家长失望。 在看书法展的过程中,宣伯伯的每一幅作品都有着很鲜明的特点,爸爸对我说:“要在写出好字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特点,形成书体的风格,尤其是卓尔不凡的风格,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而今天,宣伯伯的书法已被人称为“宣体”,实在是了不起。宣家鑫伯伯现场挥毫传薪,我目不转睛地看了宣伯伯当场写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八个大字,字如其人,最后两个字还是宣伯伯手把手教我写的,我还从来没有和名气这么大的艺术家这样近距离接触过,宣伯伯的和蔼可亲又一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艺品,听大人们说,宣伯伯的人品也非常好。宣伯伯是一位鉴赏家、慈善家,他是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书画鉴定委员,而在“5·12”汶川大地震后,他在第一时间向灾区人民捐赠善款建造一座足以抗震的希望小学。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又宣布出资300万元交由文联设立上海市青少年书画艺术奖,这些都深深地震撼着我。 参观完展览到家后,我再一次回想起路上爸爸对我说的话:长大以后要像宣伯伯一样做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