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不打了 我还没点头 ——以军单边停火有效性受质疑 徐超 |
以色列17日晚宣布单方面停火,结束加沙冲突。在没有哈马斯明确认同的情况下,单边停火能否成为最终结束冲突还是个未知数。 撤军问题成关键 根据以色列单方面停火决定,以军将从格林尼治时间18日零时开始停止攻击行动,但在受到哈马斯武装人员攻击情况下会开火还击。 尽管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先后发出呼吁,但以色列在撤军时间问题上仍不愿妥协,坚持暂时将部队驻守在加沙地带,视哈马斯实际行动再决定。然而,哈马斯表示,如果以色列不结束对加沙地带的占领,哈马斯不会接受任何停火协议,“不管付出多少代价”。 美联社说,各自立场可能使以色列与哈马斯再次陷入僵局。 作为哈马斯政治对手的巴民族权力机构官员也对以方停火有效性持怀疑态度。“我们本来希望以色列宣布停火与完全撤军同时实施,”巴民族权力机构首席谈判代表埃雷卡特说,“我担心,以军在加沙的存在意味着停火不会持久。” 宿敌还会再回来? 一些分析师认为,以色列虽然重创哈马斯武装,但后者在政治上的“得分”可能冲抵军事“损失”,进而从“废墟”中重新站起来,在地区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这一点与以色列发动攻势的初衷相违背。 长期以来,哈马斯在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开展福利项目,获得当地居民支持。 加沙伊斯兰大学教授穆达拉勒认为,哈马斯不大可能在以色列军事重压下失去政治根基,因为“它是个秘密抵抗组织,知道如何重建和振作自己”。 从国际政治舞台上看,阿拉伯国家就冲突问题产生的内部分歧也使哈马斯从中受益。法新社说,埃及、沙特阿拉伯和巴民族权力机构在冲突爆发后立即呼吁停火,但支持哈马斯的伊朗、叙利亚以及黎巴嫩真主党坚持抵抗主张。 16日,10多个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或官员及伊朗、土耳其等国代表举行紧急会议,讨论加沙局势,哈马斯领导人迈沙阿勒首次出席。虽遭沙特、埃及等国抵制,但这一高级别会议仍使哈马斯得了不少“政治分”。 “哈马斯从这场战争中获得大量政治利益,”爱资哈尔大学政治学教授沙拉卜说,“这证明了它的角色,不仅在地区,而且在全球范围……它(哈马斯)成功抵御了以色列20多天。” 徐超 (新华社供本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