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区改造 “数砖头”加“套型保底” |
新民晚报:上海近些年来一直在进行旧区改造,我们在采访中发现,上海还有一些危棚简屋,里面的老百姓居住条件还是非常艰苦,他们一直盼望旧区改造能够早日惠及他们。您在政府工作报告和补充报告里都提到,再难也要推进旧区改造,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2009年上海有哪些具体的措施推进旧区改造? 韩正:上海历史上大规模的旧区改造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据统计,1992年到2008年,上海一共改造了6000多万平方米建筑,使接近150万户家庭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 现在我们需要改造的主要是二级以下旧里。二级以下旧里居住条件非常的艰苦,现在全市还需要改造二级旧里、甚至一些棚户总共超过600万平方米,大约20多万户。因此今年我们把旧区改造作为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要克服各种困难,创新机制加大旧区改造。其中很重要的要采取新的办法,也就是说旧区改造动拆迁首先必须进行“数砖头”,“数砖头”加“套型保底”,就是旧区改造动拆迁主要是解决居住问题,如果所有的困难都要通过动拆迁全部解决,这样的动拆迁就无法持续。因此我们这次采取的办法就是以“数砖头”为主,如果“数砖头”也不能解决困难,就要以起码的套型保底。有的区套型保底是50平方米,有的区是55平方米,就是说要确定一个底线。对其他生活困难的情况,在动迁过程中要剥离开,该廉租住房的要廉租住房、该经济适用房的就经济适用房、应该政府救助的就政府救助,要有其他的各种政策配套,而不完全是动拆迁这一条。 旧区改造要拆迁、要动迁,怎么拆、怎么动,怎么来实施旧区改造,就要事先征询被拆迁居民的意见,广泛征求意见。征求意见中,同意旧区改造的一定要达到一定比例。现在进行试点中,有的区达到70%的同意比例,有的是75%的同意比例,有的区到80%的同意比例,这个我们叫事先征询制,这些制度已在杨浦、黄浦、闸北、浦东等区进行试点。试点以后我们再完善政策法规,然后在全市逐步推开,加大旧区改造力度。我们必须用最大的努力来推进上海旧区改造,使20多万户居住在二级以下旧里中的居民,居住条件尽快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