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蓝天下的至爱”第九次与市民相遇—— 经济寒流里,慈善“温暖牌”不减反增 姚丽萍 |
| ||
| ||
| ||
|
今天上午,2009年“蓝天下的至爱”拉开大幕,这是“至爱”与上海市民第9次相遇冬天。人们关注:经济寒流里,慈善超市如何打好“温暖牌”? “劝募渗透”效果显著 “慈善超市除了需要现成的货品,善款也很需要,‘新年慈善捐’就是一个重要来源。”南汇区慈善分会秘书长顾明仙说,“2009南汇新年慈善捐”有些出人意料——大家原以为金融危机会影响募捐形势,没想到,10万多人、600多家单位参与捐赠,参与率超过98%,共募集善款3080余万元! 仅仅康桥镇慈善工作站募集的善款,今年就比去年多出8倍——去年是60余万元,今年高达500万元。为什么慈善募捐能如此“突飞猛进”?原来,康桥镇慈善工作站专门成立了募捐小组,劝募渗透到镇内的各个角落,企业、村、居委、学校,一个也不少。 “许多企业都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尽力捐赠。”顾明仙说。单单“美特斯邦威”一家在抗震救灾中就已捐赠600余万元,这回又捐赠100万元。 “购买服务”送货上门 “慈善超市里的货源不用担心。” 卢湾区五里桥街道副主任李舜说,“街道里有个城市爱心共助会,成员都是社区里的企业,也都是慈善超市的捐助大户,自从超市成立以来,爱心共助会的捐助就没有停止过,而且保证每年都能有所增长。” 民营企业经营者管保龙是上海市“慈善之星”,也是城市爱心共助会成员,他说,企业每年的捐助有所增长,当然不是希望“穷人越来越多”,而是要保障“企业公民”的责任感与年俱增。 “货源不用担心,但如果接受慈善捐助的是老人,残疾人,那些大米、食用油他们拿不动,怎么办?”李舜说,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成“问题”了。 很简单,今年,慈善超市出资购买服务,跟街道内的居委会合作,请“快递”把“大块头”捐助物品送上门。这个春节除夕前,卢湾区五里桥街道1600户困难居民都将得到来自街道慈善超市的新年慰问。 “新上海人”踊跃加入 “普陀区是人口导入区,外来务工人员多,去年,我们成立了3个新上海人慈善爱心屋,这在上海的慈善超市中还是头一遭。”普陀区慈善分会慈善超市负责人方洪兴说。 3个新上海人慈善爱心屋都很有特色,前两个在工业园区,还有一个在桃浦镇桃源村。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很多,企业就成了慈善超市的“无偿赞助商”,超市里缺什么,企业工会就会发动募捐。“在企业和慈善超市之间,工会是桥梁,捐助路径很通畅,不用担心超市里会有什么短缺。”方洪兴很放心。 桃源村慈善超市也很有趣,超市外有一个大农贸市场,所有的经营者就都成了慈善超市的“义务供应商”,只不过,大家“供应”的是“捐款”。 “请放心,春节前,新上海人慈善爱心屋供应很充裕。”方洪兴发出预报——今年“三八”节,爱心屋还将为外来女性农民工提供免费妇科检查。本报记者 姚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