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返城就业潮引起人大代表关注—— 牛年,农民工饭碗怎么落实 钱滢瓅 |
最近,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陆续踏上返乡路。只是,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们在告别这座城市的时候,不少人心里带着忐忑:开年回来,活还好找吗?在市人代会上,代表们对春节后农民工返城就业的问题表示关注,并提议政府尽快“预报”需求信息。 农民工盼来年有活干 杨德妹代表告诉记者,南汇区总工会最近忙着帮农民工兄弟讨薪,帮他们团体购票,让他们顺利返乡过年。这些天,在和农民工兄弟打交道的过程中,杨德妹发现,农民工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回家前和老板签好用工合同,这样回家就能过个“安心年”。 农民工代表洪刚说,他所在的国有企业就业形势还不错,但是一些在出口加工企业打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向他表露出对来年“饭碗”的担忧。“有的老板现在手上还有订单,等春节以后,订单可能就少了,这些企业的打工者担心节后找不到活干。” 能否“预报”岗位需求 “上海400万流动人口返乡后是否回来?回来后,又有多少岗位可以接纳他们?政府应当预先掌握相关信息,统筹考虑返城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杨德妹提出,春节后,上海将迎来外来务工人员返城就业潮,如果他们都选择返城,一旦找不到工作,可能会变成无业群体,会对城市的秩序产生影响。 杨德妹提议政府应当搭建农民工的就业信息平台,既对农民工进行登记管理,又提供岗位需求信息,及时引导,以便农民工兄弟提前规划来年:在家乡求职还是来沪打工。 洪刚建议,在经济不景气的当口,政府应该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技能、素养,同时加强对来沪从业人员的失业登记管理,完善综合保险制度。他提出,农民工也应“转型”,以适应生产的需求。 本报记者 钱滢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