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财经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公众服务
 第A23版:投资理财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2009年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嘉定镇 保护古建筑和文物

  ■ 嘉定古镇的孔庙保护得很好 严震华 摄
  ■ 法华塔始建于宋代,成了嘉定古镇的地标严震华 摄

  从“中国第一高速公路”沪嘉高速下来,笔直朝前开,上桥,下面就是保存完好的嘉定古镇环城护城河。这是上海唯一、全国罕见的至今发挥功能的一条古河。古镇中心南北向的横沥河与东西向的练祁河呈“十”字交叉,护城河是个“环”,3条河形成了江南古镇中特有的“十字加环”水系。古镇的城墙始建于宋代,明代扩大了城垣,至今还保留有西门、南门部分城墙,以及相邻的南水关、西水关等。

  州桥和老街修旧如旧

  嘉定镇上,州桥和西门是两块风水宝地,1995年被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州桥和西门大街修旧如旧,于今看来,已自成规模。另外,西门大街犹在。所幸的是,2002年4月,市规划局曾发出一文:西门老街改造必须经过市有关部门同意。毋庸讳言,当时曾有两种意见,一方面,是呼吁要保护老街;另一方面,是要改善西大街居民的居住条件。也许,谁都没有错,因为,各有各的理由。那是一场意识有点超前和实际需要解决的争论,出发点或许都是好的。所幸的是,西大街终于等到了全面保护的今天。

  早在春秋战国之前,长江口生成古海岸,练祁河畔(现西门老街一带)已有人类活动,至梁天监年间(502-519)形成聚落。唐代嘉定古镇因练祁河得名,称练祁市。南宋嘉定十年设县治,依年号命名嘉定至今。

  矗立州桥老街中心的法华塔始建于宋代,成了古镇的地标。“六里弹硌路”组成的12条老街和12条巷弄,彼此交织又相互贯通。

  名人故居将陆续修缮

  嘉定镇水系发达,穿梭于城中宅边。与此相关,河流多、桥也多,人们随意走到哪里,都要跨桥而过,这种情调在城市里已不多见。特别是古镇还有遗存的环城护城河,上世纪90年代又发现并保存下来的一段古城墙,给嘉定镇增色不少,平添了许多灵气。

  嘉定镇党工委书记甘建粱表示:对于遗存下来的历史文物,我们坚决保护,合理利用,有序开发。在西大街的老教堂,镇里也是采取修旧如旧的办法,还有一些名人故居今年也将陆续得到修缮。州桥保护性修缮工作业已完成,西大街的改造将力求恢复解放初期的风貌,以此为契机和起点,加大对古建筑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力度。

  嘉定镇名家学者辈出

  在一个大杂院里,墙面斑驳陆离,门楣石灰涂刷,这就是西溪草堂。从上面往下看,西溪草堂的全景规模宏大。

  历史上,嘉定镇名家学者辈出。宋至清代,出了192名进士。其中嘉定镇籍的龚氏一族有13名进士,如今的秋霞圃便是龚氏的私家花园。还有南钱(大昕)北纪(晓岚)之称的清代著名学者、“清代考史第一人”钱大昕,著有《廿二史考异》《潜研堂文集》等巨著,也留下了“潜研堂”旧居。

  被评为历史文化名镇,嘉定镇没有炫耀之意,只是想借此机会争取更多人的关注,得到更多人的支持。由此,我们想到:嘉定镇属于整个上海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嘉定区要参与和承担许多义务,那么,拿什么来接待远方来客呢?向外国朋友展示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应是题中之义。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