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证书镌刻历史脚步 ——小记沪上收藏老人郑家庆 林明杰 李辰楚 |
|
你见过清代的毕业证书吗?上海一位致力于收藏毕业证书的郑家庆先生就有。郑家庆本来喜欢收集金笔、老股票、徽章之类。十年前,儿子大学毕业,捧回来的复旦毕业证书激起了他对毕业证书的收藏热情。 民国证书 手绣字图 在郑老先生收集的众多毕业证书中,最别致的是南通大学民国22年的毕业证书。这是用丝织成的彩色毕业证书:证书上的字图都是通过人工手绣出来的,字迹清晰、图案精美。还有一张是光绪三十四年的上海美术学校第二届毕业生的毕业证书。在光绪三十三年年初(1907年),由戴葆如和吉田洋行的廖君合伙在法租界创办了上海图画音乐专修学校。后经过改革和迁址,改名为上海美术学校。郑老说,这张毕业证书足以证明,上海的美术教育早在光绪年间就已开始实行了。 光绪皇帝 准许毕业 郑老收藏了一张宣统二年的毕业证书,正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证书分为左右两部分,右边印有光绪皇帝关于准许毕业的旨意;左边记录了该学生每门课的成绩、学年的平均分和祖辈三代的姓名等等。郑老说更稀奇的是,交大校史里曾记载了,有一个家庭7个孩子都毕业于交通大学,而老郑拥有了其中三位的毕业证书。 朱总司令 题词勉励 还有一本毕业证书是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的(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其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初改为此名,校址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大学。毛泽东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这张抗大的毕业证书简洁明了,不仅以楷体书法记录学生的毕业信息,并附上朱德总司令的题词“从工作中继续学习锻炼自己。” 郑家庆说,他几乎对每个学校的证书都进行一番查证和研究。这些老毕业证书,包含了我国的清代末期、民国、新中国初期的三个历史阶段的教育演变改革的方方面面信息,犹如一部近现代中国教育史的缩影。 本报记者 林明杰 实习生 李辰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