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质地 ——灾难片带来的思考 公子羽 |
| ||
| ||
| ||
|
有时候我们审视曾经相信的箴言与铭语,会发现有一半已经不再相信,还有一半也只是半信半疑。 就像海明威曾说过:这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值得为之奋斗。 海明威死了,但他相信人最终能拯救自己,而我们知道,世界美好但始终充满变数。所以,大多数人,只相信后半句。 敢于担当 才得安逸 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很容易让人对这个世界产生某种反思,这反思来自现实生活也来自于一种内省--人生,会有这样天塌地陷的,但,更多是精神性的,而不是物理性的,或者可以说,谁不曾在生活中遭遇不遂人意的时刻?谁不曾泪如泉涌?就像不如意十之八九,坚持过去,再回头望去,会发现有的时候,那些天塌地陷真的只是生活一点点微小的波折,甚至一个玩笑而已。个人看来是千山万仞,而让更多的人看来却哪怕是真的波澜壮阔,也绝非不可逾越。但是,总有的人,一点点陷进去,好像陷进泥沼,直到生命都没有了,或者说,哭泣、悲伤,更多人选择是被它们消耗殆尽了。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白居易的《简简吟》,一语中的。所以,真正的灾难没有发生之前,人们就已经面对生活的各种试炼。 当然,无论多么惨烈的错过与决绝的失去,无论多么百转千回的哭泣与沉沦泯灭的悲哀,到底这些,还是无法与死亡黑漆漆的巨翼所带来的灭顶之灾相比,这刹那倾覆所有的失去,可以成就灾难的剧烈与极致,同时也用毁灭性的杀伤将生者带入不复的深渊。也正是因此,以这样更大的勇气与毅力坚持下来的人,他们象征的是一种生命的尊严,这些人让我们产生的也不仅仅是敬意。 或许可以说,一个人的态度,最终决定了他的担当,乃至生命最终的质地。所以,才会看到有人说,唐山人多数活得安逸、踏实,因为他们都死过一次了。所以,在灾难面前,人最终会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而在灾难发生之后,人,最终还是会努力让一切回复到日常的次序,让一切不会因为一次命运的脱轨而造成比脱轨更严重的崩溃。这也许正是生命容量深不见底之处,它可以容纳多少纷繁的遭遇与难忘的过往,也可以承载下平静的凝望与郁结的心事,而那些难以言传的痛苦与隐忍又何尝不是在其中默默栖身。 活着的力量震撼天地 我很少看灾难片,特别是和真实的事件交叠在一起,有时候觉得这样的电影有一种"天地不仁"的味道,更有沉甸甸的心情萦绕。其实,灾难与幸福,人们一生永远都拥有这样两条河流。现实的生活,依然充满了长吁短叹,得失的计较,永远不会如小说中那般疏朗明净,如电影般漫卷抒情,而在另一层面,当我们面对一些更复杂更现实的东西,或者说正是因为我们面对小说和电影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我们所有琐细的观感都是那样软弱无力,当我们看到生活的标准降低到活着就好的时候,现实的轻与重,取和舍就已经全部不再那样拉扯抗衡,反而一步步牵引着我们重新品读自己生命的质量。总归,不管世间有多少我们无法掌控的命运,人和人还是要相互取暖,彼此相助,抵御这一路上的孤冷和寂寞。 如果可能,我倒希望,以后的灾难电影能在遭遇痛苦离析的群像乃至个体之中,能留下这样一个剪影般的镜头,一个母亲的孩子死掉了,她脸上挂着擦掉的泪痕,强迫着自己一口口将面前的食物吃光,有人问她难道不悲伤,她说,我得吃饭,得有力气活下去,明天还有很多的活需要干,还要活下去……是的,或许连这些对白都可以省略,画面剩下的,只是这个母亲默默吞咽着食物的背影。 我相信在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场灾难之后,都会有这样一种画面,它是一种人类对生命的执着,延续。其实,懂得的人不需要很多的补白,有时候,无声会比有声更震撼人心,明白的人自然会懂得——世界美好但始终充满变数,所以悲伤不需要美感,它可以以坚强的姿态出现,这就是生命的质地。 2012 "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日期,能如2012年12月21日这样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玛雅文明预言它是世界末日,而各个文化、种族,全球的科学家、政府,都无法预知这一天到底会发生什么。《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我们的主人公如何挣扎求生。 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面临崩溃,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各国政府已经联手开始秘密制造方舟,希望能躲过这一劫。以写科幻小说谋生的杰克逊(约翰·库萨克John Cusack饰)在带孩子们到黄石公园渡周末时发生一连串怪事,而且遇到了神经兮兮的查理(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查理告诉他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伴随着火山爆发,强烈地震以及海啸,杰克逊带领自己的家人驾驶一架临时租来的飞机冲出被死神阴霾瞬间笼罩的城市上空,开始寻找查理口中各国政府正在联合秘密制造的方舟。当千千万万个生灵通过各种方法来到方舟制造基地之时,方舟有限的容纳数量引发前所未有的恐慌。最终,仅存的人们用互爱和对生命的尊重渡过了难关。 龙卷风 美国60年代,一场恐怖的龙卷风暴袭击了乔.哈汀 一家,乔的父亲为了保护家人而被风暴卷走。幼年的经历促使乔长大后成了一名专业研究龙卷风的气象专家。 时至九十年代,乔的丈夫比尔.哈汀带着女友美丽莎前来找乔在离婚证书上签字。比尔也曾经是追逐龙卷风的气象专家。在乔的追风队中,乔告诉他他以前设计的龙卷风探测仪"多罗茜"已经制造成功了;比尔十分高兴,终于决定再一次追风。在追风的路程中,另一支由裘纳斯带领的车队超过了他们。裘纳斯取得了大公司的赞助,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他还盗取了比尔和乔的研究成果,想借此成名。在乔和比尔与龙卷风的交锋中,两只"多罗茜"由于设计不全面而报废;而美丽莎却因无法忍受这种惊险、动荡的生活而与比尔分手,她认为乔更适合他。又一个大型龙卷风袭来,乔和比尔赶到,及时救出了乔的妈妈;同时,两人受到风铃的启发,改进了探测仪。龙卷风暴再次袭来,裘纳斯不听劝告而被龙卷风将车队一扫而空。比尔下定决心亲自涉险,终于成功地放飞了最后一只"多罗茜",通过成千上万的小探测器,追风队终于收到了完整的风暴中心的资料,他们终于成功了。比尔和乔也凭借机智和勇敢躲避开死神的袭击。龙卷风过后,共同的历险又使爱意在两人的心底复燃了。 日本沉没 田所雄介博士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他直觉地认为,根据地震的观测数据,日本列岛将会有灾害发生,于是他便展开了调查。他与小野寺俊夫及助手幸长信彦助理教授一同乘坐潜水艇到达伊豆冲海底,发现海底出现异常的龟裂与乱泥流。田所继续收集到的数据令他确信将会有灾难发生,并得出唯一的一个结论。那就是"日本列岛历来最坏的情况--1年内的地壳变动导致大部分的陆地下沉到海中"了。起初政府对这个结论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后来犹豫了一段时间之後,便计划发动「D计划」--一个将日本国民及资产转移到海外的方案。然而事态的发展正在以大大超出当初田所所估计的速度进行中各地相继发生巨大的地震。几乎停止了活动的休眠火山开始活跃起来。在已经被撕裂成碎块的日本列岛中,D计划被拼命地推展…… 海云台 在宁静的海云台居住着一位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万植,从小就在渔船上过日子并且一直和自己最依赖的妍熙父亲拍档,没想到在2004年发生了历史上最震撼的印尼海啸,当时正在印度洋渔船上的二人因万植的失误判断,造成了妍熙父的离世,这件事让一直暗恋妍熙的万植因愧疚而始终不敢表达自己的爱意。在某一天终于鼓起勇气的万植决定向妍熙表白及准备了一场浪漫非常的求婚。而另外一方面,国际海洋研究所地质专家金辉发现围绕大马岛和海云台的东海地质情况与2004年印尼发生海啸的情况非常吻合,不安的金博士多次提出海啸有可能在韩国发生,但灾难防御厅不顾他的劝告和判断,强调韩国不可能发生类似海啸事件,金博士只能把隐忧自己承受。 没想到东海的形状开始呈现无法预知的变化状态,金博士的预言成为了事实,但这一刻的防御已经来得太迟。数百万夏天来到海云台度假的人们和过着宁静日子的民众,都不知道一场摧毁整个海云台的恐怖灾难即将降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