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世博进行时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夏令热线
 第A16版:夏令热线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学习指南
 第B19版:求职/职场话题
 第B20版:求职/招生招聘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3版:求职/招生移民
 第B24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5版:求职/职场讲堂
 第B26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27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8版:求职/留学移民
2010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文化品牌营销火爆
“名人故里”争夺转向互联网

仲馨


  本报讯 从曹雪芹、李白故里之争开始,名人故里之争愈演愈烈。从历史人物的故里的争夺,到文学作品中人物故里的争夺,再到神话传说中人物故里的争夺,络绎不绝,而现在这种争夺转向了互联网。

  日前,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文,要求不宣传有争议、未认定的名人故里,不命名虚构人物故里,严禁利用反面或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等。但名人故里纷纷上网,城市品牌网上营销大战依然火爆。

  山东省滕州网友“捍卫墨子故里”近日在一个网络论坛发出了“夺回墨子故里”的呼吁。这篇热帖的浏览量已达近3万。网友“hine”则建议邢台市政府在网上注册自己的城市名片,如“扁鹊故里”“数字邢台”“牛城”“仙翁古洞”等。绍兴诸暨网友“keke345”更是积极,仅在通用网址这一品牌保护方式上,就提出包括“西施故里”“桥乡”“师爷之乡”等47个中文网址。

  网友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已经有一些城市的“名片”遭到了抢注,给这些城市造成了损失。对于此类事件,城市营销专家李锋表示:“在投入大量资金打造‘名人故里’的同时,更应注意互联网上的品牌保护,注册通用网址可以使相关品牌在网络空间中得到有效保护和展示,能够充分引导网民的认知倾向,这在网络时代是弥足珍贵的。除了城市品牌保护外,互联网也可以促进城市品牌的营销。” 

  网友“feiyongshan”也提议,应将一些新技术及时应用到城市形象推广中,通用网址是一种新兴的网络名称访问技术,符合国家关键词寻址标准,可以在各大主流网站展示自己,还具有指向唯一性的方式,能够让城市品牌的营销更为精准,也对城市品牌、城市名片形成最直接的保护。

  但网上争夺“名人故里”,同样存在虚构、未认定的问题,有专家表示,“名人故里”反映的是地方的灿烂文化和深厚文化底蕴,是对城市名片完美直接的诠释。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善用互联网营销,带来的将是区域旅游的跨越式发展和整个地区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传统文化价值的弘扬与传承,能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可如果违背历史事实,去盲目争抢,就会带来“两败俱伤”的恶果。 

  (仲馨)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