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深度报道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8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1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2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19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20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3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留学移民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得用音符写音乐

林 达


  先锋派在上世纪出现后,作曲家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之推动和宣传,使世人对勋伯格、梅西安、李盖蒂等作曲家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较于前辈作曲家建立的成熟的个人音乐体系,今天的现代音乐,常借助于音乐本身之外的素材,以至注重形式的独立创作越来越少,一听就能分辨音乐特性的作曲家也变得稀少起来。出于无奈,使笔者对新生代作曲家的创作才能愈加关注。

  11月11日,笔者在上海音乐学院北楼报告厅欣赏了一场作曲系学生的新作品音乐会。这些“90后”作曲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给音乐动机灌输了充分的想象力,多半与茶,与石,与水相结合。这种以“乐与物结合”而产生的创作已成为当今现代音乐创作的“贯通”手法之一。他们往往设法将某些物质、形态与音乐之间,用玄妙的动机、节奏、音色加以模仿,来图谋归一,从而表达作品本身的内在美感。这种手法虽无可非议,但如没有扎实的功底,很容易流于形式,或许就会出现使用音符将“星际图”、“莫扎特头像”画在谱面上,突出这些虚无缥缈的所谓音乐的个性。但矛盾在于这些作品通常先是出自大师之手,继而后辈跟风者居多,形成一种“集体化”现象。所以笔者对于年轻作曲家,更关注的是单纯而独立的创作音乐的才能,而非“乐与物”的结合。

  有别于音乐会上的其他作品,由叶国辉教授的弟子周润创作的《幻想的痛》引起笔者的注意。作品是为打击乐、人声、钢琴而作。声乐主题暗示了孤独的意境,钟琴、三角铁、音树等打击乐器表现了心碎的声音,钢琴则以共鸣来衬托心境。从结构上看,并无创新,也无玄机在里面。然而从声乐旋律及钢琴和声上来看,可以从中挖掘出作曲人独有的个性及风格,即所谓音乐之灵魂。这是一首具有悲剧色彩的作品,其灵感或许来源于一场不幸的恋爱,也或许是出自同名电影《幻想之痛》的观后感,更有可能只是潜意识中敏感的悟性。 但这些不得而知的灵感触控点没有影响到音乐作品中“独行者”的色彩魅力,写下的音符只属于作曲者本人,与“乐物结合”隔岸相望。

  从《幻想的痛》中,笔者得到一种启示,即“真正的音乐创作”,其可贵之处在于当年轻的作曲家试图将独立自有的音乐语言灌输到创作中去时,随着经验与资历的提升,逐渐完善成熟,将会形成别具一格的音乐风格。到那个时候,或许就可以像凯斯·杰瑞特那样,抛去任何个人情感,世俗环境,在孤独的环境下,仅仅通过大脑的冥想,设计出音符来,创作一个奇迹。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