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深度报道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8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1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2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19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20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3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A22版: 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本版新闻列表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新闻“超市”里,要啥有啥
亚运会新闻服务达到奥运会标准
俞剑

  ■ 在新闻中心里,受聘的外籍专家在进行翻译工作 特派记者 周国强 摄

  萨马兰奇曾说过,一届奥运会办得好不好,很大程度应由记者评判。要服务好媒体,除了食住行,首当其冲地是要满足记者对信息量和时效的要求。广州亚运会项目多、规模大,一名记者要把所有亚运场馆跑一遍就需要25个小时,但是现在,他只需要在新闻中心轻点鼠标,就能轻松获取参赛选手简历信息、重要赛事的赛前分析预测和赛后回顾,甚至运动员或教练员的即时感言、新闻发布会要点等“活鱼”。

  “简单地说,亚运会新闻服务就是一个记者新闻素材的‘超市’。”广州亚运会新闻服务秘书长、专家组组长徐济成形象地解释。由新华社组建的AGNS(亚运会新闻服务团队)是个近千人的专业团队,包括雇佣的86名能用英文采写的外籍工作人员、600余名志愿者,以及国内有体育赛事采访经验的编辑、记者,以“媒体服务媒体”的专业素养,每天提供标准化、权威性的素材信息600余条。

  徐海静是AGNS的总编辑,也是北京奥运会新闻服务经理。去年5月,她所在的新华社赛事新闻服务团队击败了北京奥运会赛时信息提供商,赢得亚运会新闻服务的商业竞标。“奥运会时,我们边看边学,学习的是一套管理和运作模式,同时织起一张专家人员关系网。”有了奥运经验,结合新华社的人力资源优势,以徐海静为代表的管理人才在亚运会上学以致用、驾轻就熟。

  首要挑战就是开幕式的新闻服务。通过周密计划、静心安排,他们专访了总导演陈维亚,又于开幕式当天,在上岸码头访问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代表团旗手,以及五名开幕式现场火炬手。一举获得“开门红”。

  这几天,AGNS陆续收到良好的反馈。电视转播商反映,亚运会的“扩展性出场名单”,背景资料做得比奥运会更详实。在一线采访的记者们,则大多有过依托AGNS人员充当翻译完成访问的经历。在AGNS的团队中,不仅有日、韩、俄语等主要外语志愿者,还有阿拉伯语、泰语、印尼语、越南语等小语种专业人员。

  “亚运会的Info系统完全达到了北京奥运会的水平,我敢说,你们的新闻信息服务是历届亚运会里最好的。”北京奥运会媒体运行部部长孙维佳在参观了广州亚运新闻服务团队后发出由衷的赞叹。

  特派记者 俞剑 (本报广州今日电)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