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深度报道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8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1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2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19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20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3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留学移民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合国维和军人10月到达 “极不可能发生”的事发生
海地暴发霍乱 疫情来源成疑

庄北宁


  海地流传一种传言:联合国维和部队一处基地的废料流入一条河,几天后河下游数以百计居民死于霍乱。

  联合国方面原本对维和部队将霍乱带入海地的传言一直以“没有证据”回应,但从本周起态度出现微妙变化,联合国秘书长海地事务特别代表兼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负责人埃德蒙·穆莱特19日告诉美联社记者:“了解霍乱是否来自那里(尼泊尔基地)非常重要,我希望某天可以查明真相。”

  百年未现霍乱

  今年10月之前,海地没有一例确诊霍乱病例。从资料记录看,海地过去大约100年都没出现过霍乱。

  今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霍乱“极端不可能发生”在海地,海地没有霍乱病菌,外来人员多为援助人员,卫生状况良好,来自没有霍乱病例国家。

  但霍乱疫情发生了。如今超过1200人死于霍乱,医疗专家说,霍乱疫情将持续数年。

  更令人奇怪的是,霍乱疫情并非首先从主要港口、地震灾民营地或者是外来人口集中地区出现,而是主要出现在阿蒂博尼特河沿岸。

  于是,疑问指向阿蒂博尼特河和驻扎有454名尼泊尔维和军人的营地。营地设在阿蒂博尼特河支流梅耶河沿岸。最新一批尼泊尔军人10月到达,他们负责米勒巴莱市治安。尼泊尔今年夏天暴发过霍乱疫情,而如今海地的米勒巴莱市成为疫情高发地区。

  联合国方面说,这些维和军人没有显示霍乱症状。但医学专家说,75%感染霍乱者不会显示症状,但可以携带病菌两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说,海地霍乱种类与一种南亚流行的霍乱相符。美国哈佛大学微生物学系专家约翰·梅卡拉诺说:“(霍乱)非常有可能由维和人员或其他救援人员带来。”

  多种传言流传

  10月20日,海地电台播出新闻,19人因发烧、呕吐和严重痢疾死于圣马克一家医院,死者主要为儿童。圣马克位于阿蒂博尼特河河口。一天后,这些人确认死于霍乱。

  传言随之而来。有人声称看到直升机向河内投黑火药,也有人称听说邻国多米尼加一座大坝遭投毒。还有一些人称,这次疫情与尼泊尔基地有关。海地政府官员也说海地正遭受“输入性疫情”。联合国发言人普列塞10月26日说,尼泊尔基地的化粪池符合美国环保局标准,废料倾倒于距离河流250米处.。

  基地卫生状况

  这座基地的卫生由一家名为桑科的私营企业承包。联合国说,基地化粪池每星期清空一次。

  但美联社记者10月27日看到,化粪池已经明显溢出。基地背后气味如同厕所,冒着难闻气味的黑色液体从一根破裂管道中流出,向河边流去。基地附近有一些挖好的废料坑,坑内形成黄褐色的粪池,还有鸭子和猪在池内游水。

  联合国方面说,管子中流出的黑色液体来自基地,但只是来自厨房和浴室,不包括排泄物。

  米勒巴莱市长拉盖尔·洛沙尔说,他向联合国抱怨多次,倾倒地点不安全,但没有得到回应。

  穆莱特19日告诉美联社记者:“我们没有掩盖任何事情,我们尽一切可能调查,最终我们将找到发生了什么和如何发生。”

  另据报道,海地4名总统候选人19日呼吁政府推迟原定于28日举行的总统和议会选举投票,以集中精力应对霍乱灾情。

  庄北宁 (新华社供本报稿)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