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深度报道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8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1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2版:风从羊城来 特别报道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19版:求职/法援沙龙
 第B20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1版:求职/招生培训
 第B22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3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24版:求职/留学移民
   2010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站自制剧渐成“香饽饽”
——透视视频网站的市场前景
孙佳音


  投入70万元、拍了16天,由中影集团联手优酷网共同打造的网络短片《老男孩》自10月28日上线后,首日就得到了30万的点击量,次日上升至70万,累积至今近1500万的播放次数,将国内网站自制剧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峰。其实,《老男孩》的成功绝非个案,从年初起各大视频网站就悄然拉开了自制剧的序幕。

  贴近生活 俘获人心

  聚集了11位新锐导演的新媒体系列电影《十一度青春》由中影集团携手优酷网共同出品,11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围绕着“80后的青春”这一共同的主题展开。《老男孩》是该系列电影的收官之作,也是反响最热烈的一部。同龄的网友们看后皆“泪流满面”,4万多条的评论中“青春”“梦想”“感动”成了高频词汇,“生活,充满了无奈。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追求自己梦想的权利。如果有梦,就不应该放弃。”

  全面开花 迫不得已

  较之于有些大型门户网站耗费巨资不断购买新剧正版版权,土豆、优酷、酷6等传统视频网站更倾向于通过投入自制剧来提升影响力。土豆网的第一部网剧《欢迎爱光临》成本高达600万元,已经卖到了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高单集竟然卖出了3万多美元;酷6则改编当红美剧《生活大爆炸》,自主拍摄《新生活大爆炸》。而由新浪网发起的“彭浩翔4+1”电影计划中的第一部短片《指甲刀魔人》,自10月15日首播后,几天之内便取得了2000万的惊人点击率。从2009年开始,由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整治互联网盗版行为,使视频版权费开始大幅飙升。各家视频网站自制短剧无非是想改变电视剧制作公司的垄断格局,从被动转为主动,从食物链的下游逐渐转移到上游,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自我造血” 任重道远

  显然,充斥着盗版、山寨气息的中国互联网视频领域经过一年多的洗牌呈现出新的竞争格局。优酷、土豆、酷6等传统视频网站通过网络自制短剧打造品牌;以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凭借自身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借鸡生蛋”;乐视网和搜狐视频则以独家正版高清为旗帜;搜狐更是把高清视频作为再次发力中国互联网的新支撑点,已经连续举办三届的“搜狐电视剧互联网盛典”渐成品牌,在刚刚落幕的秋季盛典中摘得“最佳电视剧”的《婚姻保卫战》不仅广告收益颇丰,且在搜狐高清视频点播次数累积已超5亿,创下互联网有史以来的新高。

  可见,与“自我造血”的部分视频网站相比,依靠引进制作精良的电视剧赢利的网站仍是主流,而自制剧自身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每个网站能推出的自制剧数量有限,与整个平台的电视剧需求量相比仍是“九牛一毛”。其次,虽然自制剧脱离了胡戈“血馒头时期”的拼接风潮,但与专业电视剧制作公司的成品相比,仍显粗糙。想要吸引更多的观众,叫卖又叫座,前路依旧漫长。

  驻京记者 孙佳音(本报北京今日电)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