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亲家故事多 陆弘 |
看到儿女亲家这几个字,心里就感觉特别温暖,因为一个个父母把一个个小不点儿抚养成俊朗的男孩和俏媚的女孩,儿女结婚了,两家有了婚姻关系,就成了儿女亲家。那个幸福呀,那个美呀,还有那个——近日总闻儿女亲家的故事,听听意犹未尽。 徐亲家和柳亲家的故事:徐家有女二十八,柳家有子三十二。他们两家是对门邻居,两家小孩青梅竹马,徐柳两家早早就看好了孩子的事。两孩子的成长倒也顺风顺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8年徐家掌门人得病撒手西去,这时正好碰上动迁,徐家搬到郊区居住,徐母也体弱多病在家。柳家母挑了个日子拿了不少吃的喝的赶到郊区徐家,说:别难过,有我们在。等过两年帮孩子把婚事办了——当时徐家母听了一个劲地落泪。今年柳家母把徐家母接到自己家中,说:女儿结婚后亲家母成一人了,就搬过来一起住吧。徐家母听了轻轻地摇头,也不说什么。过了几天,徐家母问准女婿要了张身份证,小柳也不好意思问何事。过了几天徐家母把身份证和一张写有柳某某30万的银行卡交给女婿说:女儿嫁到你们家是你们的人,这钱算是女儿的一点陪嫁吧——小柳看了目瞪口呆连连摇头,不接卡。柳亲家也发话:你一个人住,我们怎么忍心把你的宝贝女儿夺走?再说你给孩子的钱,是孩子的,我们分文不会动——最终徐家女嫁入柳家做媳妇,徐母搬来和柳家住在一起,真是儿女亲家,亲如一家。 史亲家和曹亲家的故事:这两亲家办结婚事宜一路走来,倒也没有磕磕绊绊的。自史家媳妇生下了孙子,两家的矛盾才拉开帷幕。主要是两家都抢着要抚养宝宝,宝宝只有一个怎么办?商谈结果是大家轮流着养。宝宝在史家刚过双满月,曹亲家就急着从昆山赶到闵行,史亲家把宝宝交到曹亲家手中,说:宝宝出生时5斤6两。现在7斤8两,我刚称过长了2斤2两。曹亲家抱着外孙左亲右亲,亲不够,带着一大堆宝宝财物连夜赶往昆山去。在曹亲家带的一个月时间里,宝宝一会儿生病了,一会儿发“奶癣”了,折腾得够呛。这些都是史亲家在电话里向曹亲家打听到的。转眼一个月到了,当史亲家接过宝宝时,第一个动作就是把宝宝放在秤上称一称(好在是夏天),真是不称不知道,一称吓一跳,哇!一个月前7斤8两,现在只有7斤6两,养了一个月少却了2两!曹亲家两手一摊说:看来我带不好宝宝的。从此曹亲家只看不带。这两亲家的关系不冷不热,平平淡淡。 郭亲家和董亲家的故事:郭家有儿三十岁,董家有女二十九。这两个年轻人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工作中男孩时常会帮助女孩,女孩也经常关心男孩,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产生了爱慕之情,渐渐地双方家长也认可这门亲事。郭家为儿子买了一套房子,并完备了婚姻程序:领结婚证--拍结婚照--订酒席--发请帖——就在离放鞭炮还有个把月的时间,女方提出婚房的房产证上得写上女儿的名字,董家母说:房产证好比是女儿的结婚合同,要给女儿一份保障——郭家听了当然一万个不愿意,郭母说:我们出了300万,孩子也没有贷款,加上名字后,以后有变化女方将要拿走儿子份额的一半,凭什么?说到什么保障,好好过日子就是保障!在僵持了十天以后他们还是办了婚礼,就那个董家母连一床被子也不给女儿。婚后两家小吵大闹不断,这样的婚姻维持了不到半年最后破裂,亲家“咔嚓”变成冤家! 儿女亲家相处得好,就是一家,相处不好就成冤家。现在社会真是十分现实,金钱可以主宰很多事,可是真情和亲情没法用金钱买得来的。希望儿女亲家是亲亲热热的一家,心态平和宽容大度是亲家们该具备的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