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公众服务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投资理财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地产新闻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家装之窗
 第B20版:职场方圆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4版:E生活
2011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科研人员从植物残渣中提取新型除草剂原料——
杂草“杀手”出马 农民省力 环境无害

马亚宁


  本报讯 (记者 马亚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若生命力旺盛的野草长在农田里,就不再值得赞美,必须彻底铲除。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工拔草,费时费力;喷洒农药,毒害环境。昨天,上海市农科院传来一个好消息,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新型植物源除草剂的研制与开发”通过验收。这种绿色环保的水乳状除草剂,用药后一天就可达到85%的除草效果,且药剂进入农田后完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和生物无害。

  抢夺养分 影响产量

  想要稻浪翻滚,蔬菜青青,果实累累,需防农田病、虫、草害。由于杂草通常可人工铲除,我国农业生产一直“重虫轻草”,对农田杂草则“疏于管教”,除草的研究力量和推广力度明显不足。

  殊不知,杂草生命力顽强,长势凶猛,霸道地抢夺着阳光、雨露和养分,挤占农作物的生长空间。若对其不管不问,稻田菜地将颗粒无收。人工除草,能保“一亩三分地”清清爽爽,但面对成千上万亩农田时,只有忘草兴叹的份。据报道,我国因杂草造成的农作物减产已经超过病虫害,杂草正成为阻碍农业大丰收的第一元凶。

  三年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沈国辉研究员带领课题组开始寻找一种绿色新型除草剂,既解放农民双手,又保农田不受伤。研究人员从提炼植物油的植物残渣中提取出一种名叫壬酸的物质,对其深入研究,开展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壬酸具有明显的除草活性,还能杀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植物源除草剂原料。

  植物除草 前景广阔

  通过技术攻关,课题组成功开发出含有30%壬酸的水乳型植物源除草剂,并获得了“农业部农药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在上海、江苏、广东、北京和福建五个试验点连续两年的田间药效试验中,新型植物源除草剂表现出色,对许多杂草广谱有效,用药后一天就显“杀气”,除草有效率达85%以上。经国内毒理学和环境评价权威单位试验,30%壬酸水乳剂对环境和生物微毒无害,进入农田后即完全分解。

  “从植物中提取植物‘杀手’难度可想而知。再进入商品化生产,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沈国辉指出,目前我国尚无植物源除草剂上市销售。“新型植物源除草剂的研制与开发”已完成前期应用技术研究,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接下来将争取申请农药登记证,并尽早实现产业化。

  与现有化学除草剂相比,植物源除草剂壬酸用量大,成本高,每亩除草成本达30元至40元。但和人工除草较量,使用壬酸除草剂则比较显节俭。通常,一亩地人工除草需四五人,按每人80元的人工费计算,仅除草费一项每亩就要三四百元。“目前,有机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均采用人工除草。如果植物源除草剂最终能进入市场撒向大田,那有机食品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贵。”沈国辉说。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