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中国人最爱查询养生信息 专家:网上求医问药 还需多个心眼 黄敏 |
英国一项调查显示,不少人上网查询养生建议、医药知识,有时甚至根据网络信息自我诊病,不过,其中少有人查看信息来源。 专家建议有选择地查看网络健康信息,警惕不可靠信息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 八成网民查询养生 英国研究人员调查来自美国、巴西、英国、中国、法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1.2万余人,发现81%的网民上网查询养生、药物和医疗信息。 上网查询养生建议最多的是俄罗斯人,其次为中国、印度、墨西哥和巴西网民;法国人查询养生信息最少。调查对象中,68%的网民上网查询某些特定药物,近40%查询其他人的患病经历。 一些网民会直接根据网络信息给自己诊病。英国调查对象中,58%利用查询所获资料自我诊断。 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医药专家本特利的话报道:“网络上关于健康知识的不可靠信息令人担忧。” 本特利说,网民上网查询一些普通症状,却发现可能是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征兆,这时容易去做一些不当的检查和治疗,不仅浪费钱财,还引起不必要的忧虑。 忽视健康信息出处 调查结果显示,只有近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注意健康信息出处。 网络信息说法不一。有的网站认为手脚发麻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12,也有说这是坐骨神经痛的征兆之一,还有说是多发性硬化症症状。关于胃痉挛,网络信息将其诊断为消化不良、阑尾炎或心绞痛。有个网站说,耳朵痛可能是普通感冒的结果,另一个网站说是耳朵感染,还有网站认为可能是大脑内部有脓肿。 注意选择可靠来源 伦敦经济政治学院高级研究员戴维·麦克戴德说:“新技术帮助更多人更好地了解健康状况。不过,大家需要确保查找到的信息会让他们更好,而不是变糟。”他建议,上网查询医药健康信息时,要确保信息来源可靠,查看网页上“关于我们”一项,此外,要看一下信息更新时间。 英国医学会发言人说:“互联网是健康信息的一个极好来源,但需要有选择地使用。”他建议到一些可靠网站查询这类信息,尤其需要警惕的是那些承诺神奇疗效和要求付费的网站。黄敏(新华社供本报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