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公众服务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投资理财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地产新闻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7版:现代家居
 第B18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9版:家装之窗
 第B20版:职场方圆
 第B21版:新智
 第B2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3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4版:E生活
2011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员在台上脱裤子博掌声
《疯狂电视台》把话剧剧场变成综艺演播厅
朱光

■ 话剧《疯狂电视台》剧照 图TP

  由台湾著名电视综艺制作人王伟忠监制的话剧《疯狂电视台》,昨晚在艺海剧院首演。该剧干脆把台湾综艺演播厅整个儿搬上了台,并延续了笑死人不偿命的台湾电视节目风格,令观众笑得疯狂,令电视人看到新的“商机”,但是引发戏剧人的疑问:话剧何时成了电视综艺节目的衍生产品?

  两个视角

  舞台上下左右挂了将近10块大屏幕,使得观赏该剧有两个视角:屏幕里的看电视效果和看舞台的现场效果。而舞台主体布景,就是演播厅。该剧揭示了电视圈追求高收视率的怪现象:一个仅有两名正式员工的小电视台,节目总监想赢取高收视率,而老板却受雇于黑老大而想搞垮电视台。不知情的节目总监一方面通过制作助眠节目使得观众睡觉前忘记关电视而常年停留在该频道,以“保证收视率”,一方面则到处拉广告,卖节目冠名权。结果,收视率最高点却是忘关摄像机时,播出了老板试图“抚慰”女实习生的香艳“真人秀”场面。最后,在满嘴脏话的黑老大主持的电视购物节目里,电视台被卖掉……

  该剧演员本身活跃在台湾各类综艺节目,主演从从常年在《全民最大党》中模仿台湾各界名人,如陈水扁、李敖,均惟妙惟肖。他在该剧“相声说新闻”的环节里演“双簧”,在搭档说相声讲述超市被劫的新闻时,能一人出演歹徒、店员、老板娘以及他们三人掐架的场景。而扮演黑老大的赵正平,40岁后组建“景行厅男孩”演唱组,且以台风凶悍如“大哥”派头而出名。他们不仅本色出演,还“煽动”观众以“参观演播厅”、“参与节目制作”等方式上台表演。先后有13名观众上台参与“节目录制”。

  格调不高

  因为照搬台湾综艺节目风格,充满模仿秀,以及商业与电视趣致的结合,所以现场效果很热烈。例如,在台湾,电视节目被冠名会被课以重罚,但是在内地却很流行,因此他们绕弯制作了助眠节目《阿华田蜜梦乡》、新闻播报《西华饭电光火石新闻》等嵌入式栏目名,满台小聪明处处闪光,令观众笑得前仰后合。

  观众中有不少电视从业人员“前来取经”,想看看培养出大小S的王伟忠,监制出一台怎样的话剧。结果发现他果然精明,全剧不仅嵌入近10个品牌广告,就连舞台左右的大屏幕也时常插播台湾企业广告。

  戏剧人则认为,这只是一出格调不高的商业综艺秀。为求观众掌声,竟然还有两位男演员先后在台上脱裤子。加上电视画框,就是一台台湾综艺秀节目,缺乏戏剧应有的境界和结构,使得该剧沦为台湾综艺电视的“衍生产品”。本报记者 朱光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