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信捐款情真意切 左妍 |
本报讯 (记者 左妍)3月21日,本报A10版刊登《“我好想病好后再回课堂!”》一文,讲述崇明女孩施依琳脊柱侧弯但始终心系课堂的故事。报道刊发后,多名热心读者致电本报,询问小依琳病情,表达捐款愿望。 昨天,记者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件,没有邮戳和地址,里面装着千元现金和一封匿名信,尽管寥寥数语,却字字情真意切。“看完报道后,我们全家的心情很沉重,衷心希望这个被贫穷与疾病折磨的孩子能实现她的愿望,早日恢复健康,再回课堂!”信中写道,“随信送上千元,是我们全家的一点心意……”这封落款为“上海人家”的手写信件,没有可供联络的地址、电话,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读者的善良和热切盼望。 昨天,记者已联系到施依琳父亲施维,施维听说后激动不已,“我和我女儿非常谢谢热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