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日本史上最强地震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综合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长三角·专版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法治视窗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A21版:特稿
 第A22版:教育周刊
 第A23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A24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保健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健康生活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A17版: 体育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2011年3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F1新规则没有让揭幕战出现大变数
新瓶装陈酒 红牛还是牛

黄永顺


  5位世界冠军同场竞速,增加可调节尾翼、恢复KERS、换用易磨损轮胎等新规则层出不穷,不过昨天F1新赛季揭幕战澳大利亚站比赛可谓新瓶装陈酒,红牛继续牛气冲天,红牛车手维特尔一路领先,轻松夺魁。

  为追求更多超车场面、更精彩比赛,F1今年引入不少新规则,不过从昨天首站比赛来看,一切都是“浮云”,新规则的作用实在有限。

  红牛没用KERS

  去年F1年度总冠军维特尔前天排位赛力压群雄,夺得杆位。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维特尔和队友韦伯排位赛中都没有使用KERS系统(动能回收系统,有助于出弯提速)。有人认为,这是红牛故意留了一手,准备在正赛使用。

  令人惊讶的是,维特尔和韦伯昨天正赛依然没有使用,维特尔在不借助KERS系统的情况下轻松夺魁,领先第二名汉密尔顿达22秒多。

  红牛领队霍纳昨天赛后透露说,维特尔和韦伯的赛车本站根本没有安装KERS系统,“周五我们对系统进行过测试,对其可靠性不太满意。我们感觉使用KERS反而要冒险,所以将它从两辆赛车上拆了下来,这个周末根本就没用。”

  在对手纷纷借用KERS增加提速,特别是汉密尔顿,多亏KERS相助,才获得亚军时,维特尔却放弃不用,而他的赛车还能自始至终跑得那样顺畅和快速,这再次证明了红牛赛车出众的速度和可靠性。

  换胎次数并未增多

  新赛季倍耐力轮胎的磨损性不及原先普利司通轮胎。赛前人们认为,比赛中车手进站换胎次数一定超过以往。

  出乎车手和车队意料的是,倍耐力轮胎没有想象中那样不经用。昨天比赛中第七个通过终点线的索伯车队墨西哥车手佩雷兹居然只有一次进站换胎(佩雷兹赛后因为赛车尾翼违反技术规范,被取消成绩),这证明了倍耐力轮胎的耐久力。

  排名前三的车手均两次进站换胎,比赛中“软胎-软胎-硬胎”的效果相当不错。其中的原因是车手们在练习中发现倍耐力轮胎的表现比冬季测试时有所提升。尤其是软胎,像汉密尔顿坚持到16圈才进站换胎。

  当然也有许多车手是3次进站换胎,一方面可能缘于赛车本身调教,另一方面,也与车手起步后的形势有关。比如阿隆索,发车后从第五掉至第九的阿隆索一直都处于追车状态,加上开始在一号弯还被巴顿挤出了赛道,对轮胎都是有影响的,阿隆索3次换胎的策略还是相当奏效,一路追到了第四。

  进站次数没有想象中那样多,使得进站策略作用有限。

  可调节尾翼作用不大

  新赛季F1的一大技术变革是为了解决超车困难的问题,引入了可调节尾翼(DRS)。但是在正赛中,只有当车手在与前车的距离小于1秒(约几十米距离),并且在赛道的指定区域内才能够使用。

  然而昨天比赛并没有出现赛车在最长直道频繁超车的精彩场面,由于前车守住行车路线,让身后的赛车即便用上可调节尾翼也难以超越。整场比赛,车手借助可调节尾翼超越前车的场面屈指可数,只有阿隆索和巴顿成功过。

  可调节尾翼作用不大主要是因为国际汽联赛前对此没有底,规定了严格的使用限制。而车手忙于检测与前车距离是否在1秒之内,影响使用效果。

  因为是首站比赛,新规则的作用十分有限。随着比赛逐步展开,车手对新规则日益熟悉,加之比赛环境发生变化,新规则可能在今后比赛中对胜负产生更大影响。本报记者 黄永顺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