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日本史上最强地震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综合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长三角·专版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法治视窗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A21版:特稿
 第A22版:教育周刊
 第A23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A24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保健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健康生活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2011年3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交权”北约:左手交给右手

赵卓昀 冉维 邵进


  北约27日决定正式全面接替美国领导多国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分析人士认为,交权只是掩饰手段,美国在其中的影响和主导地位并未改变,交权也不过是从左手交到右手。

  开战前:压力重重

  奥巴马政府内部在是否应当诉诸武力的问题上一度意见不一,这为美国决心交权埋下了伏笔。

  奥巴马之所以顾虑重重,有内外两方面原因:

  在对外关系上,美国《时代》周刊著名评论员扎卡里亚认为,奥巴马惧怕重蹈前任在伊拉克战争时走单边主义道路所遭遇的惨败。

  在美国国内,即将开始连任竞选的奥巴马也有政治顾虑。当初美国国会在布什总统对伊动武投票表决时,奥巴马是投反对票的为数不多的议员之一,成为他2008年竞选总统时最重要的政治资本。如果此次美国积极指挥参与对利动武,奥巴马可能会被认为是好战总统,其竞选对手就会抓住他“言行前后不一”的把柄。

  开战后:左右为难

  更让奥巴马或许没有想到的是,即便是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支持和有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美国国内各界和国际社会对于此次军事行动的质疑和批评依然是如此众多和严厉。

  在美国国内,正如美国外交学会分析师詹姆斯·林赛所说:“总统似乎激怒了几乎所有重要团体:他不是做得太多,就是做得太少,或者行动太慢。”

  据《洛杉矶时报》网站报道,一些支持尽快军事干预的人认为,奥巴马在帮助利比亚反对派方面等待的时间太长。一些通常与奥巴马站在一起的民主党人则谴责动武。

  与此同时,不少国家表示反对西方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就连原先支持设立禁飞区的阿盟秘书长穆萨也提出批评,称军事打击超出了设置禁飞区的范围。

  舆论认为,在此情况下,转移指挥权显然是奥巴马转移各方注意力、摆脱自身困境的一招棋。

  交权后:仍是主导

  尽管美国表面上把军事指挥权转交给北约,但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军事上,美国的影响和主导地位却难以改变。分析人士认为,北约由美国主导,美国将指挥权交给北约之后,它在今后对利比亚军事行动中依然拥有很大主导权。

  26日,在白宫外举行示威活动的布莱恩·贝克尔对记者说,所谓把指挥权交给北约不过是“掩耳盗铃”。他说,北约从建立起就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组织,美国把指挥权交给北约,相当于“左手交给右手”。事实也是如此,北约将从美国手中接管禁飞区的行动指挥权,行动将统归北约最高军事长官、欧洲盟军最高司令斯塔夫里迪斯指挥,斯塔夫里迪斯可是正儿八经美国海军四星上将。

  新华社记者 赵卓昀 冉维 邵进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