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找六条” 郭震生 |
|
[巢湖市]郭震生 “找六条”是我的一位钓友,是大家给钓友老赵起的外号。 老赵是位有着三十年钓龄的钓鱼迷,也是我们极为尊敬的老师傅。我刚学会钓鱼时,便听到钓友们经常谈论“找六条”这个外号,我曾问一些年轻钓友,可他们都不知道“找六条”的来历。最后,还是钓友老王和我们道出了这外号的秘密。 原来,赵师傅从年轻时就喜欢钓鱼。爱好学习、为人和善的他很快就成了我们当地有名的钓手。那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小赵塘边站,鱼儿直打颤。”每次,赵师傅出手,都是满载而归,从不空竿。他家总是鱼满为患,就连洗衣机里都装着鱼,他还经常将鱼送给邻居们。 那时候的赵师傅,在钓友中俨然是一位明星级人物,向他请教的人络绎不绝。可自从他母亲去世后,他像是变了一个人,每次出钓,只钓几条就回家。钓友们很纳闷,在好友们的追问下,他才道出了原委……他母亲在去世前,把他叫到跟前对他说:“儿子!别把鱼钓绝了,吃多少,钓多少!”赵师傅含泪见应。从此,他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大小通吃了,他以家中一人两条鱼的标准,每次只钓六条。久而久之,人们便给他起了一个“找六条”的外号。 听到这个故事后,我感触颇深。钓鱼本是一项健康的娱乐活动,真正的钓者一般都不以食鱼为目的,他们都是以“钓”为本。如果都是冲着鱼去,还不如拿钱到菜市场去买更为直接。我国逐渐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也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钓鱼者行列中,这便和我们日渐脆弱的野生渔业资源产生矛盾,所以,为了我们永远有鱼可钓,必须有人站出来,适当地保护渔业资源。 这个有关“找六条”的故事很快在我们这些年轻钓友中传开了,于是,大家现在都以赵师傅为榜样。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遵守着“钓大放小,吃多少、钓多少。”的原则,这也成了我们钓友间的共同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