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直击江淮流域旱情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题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商界·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材质锦囊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专题
 第B24版:广告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城市玩家
 第T03版:美酒生活
 第T04版:美容扮靓
 第T05版:秀场故事
 第T06版:名品窗口
 第T07版:广告
 第T08版:极速抢鲜
   2011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钓友“找六条”

郭震生


  [巢湖市]郭震生

  “找六条”是我的一位钓友,是大家给钓友老赵起的外号。

  老赵是位有着三十年钓龄的钓鱼迷,也是我们极为尊敬的老师傅。我刚学会钓鱼时,便听到钓友们经常谈论“找六条”这个外号,我曾问一些年轻钓友,可他们都不知道“找六条”的来历。最后,还是钓友老王和我们道出了这外号的秘密。

  原来,赵师傅从年轻时就喜欢钓鱼。爱好学习、为人和善的他很快就成了我们当地有名的钓手。那时,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小赵塘边站,鱼儿直打颤。”每次,赵师傅出手,都是满载而归,从不空竿。他家总是鱼满为患,就连洗衣机里都装着鱼,他还经常将鱼送给邻居们。

  那时候的赵师傅,在钓友中俨然是一位明星级人物,向他请教的人络绎不绝。可自从他母亲去世后,他像是变了一个人,每次出钓,只钓几条就回家。钓友们很纳闷,在好友们的追问下,他才道出了原委……他母亲在去世前,把他叫到跟前对他说:“儿子!别把鱼钓绝了,吃多少,钓多少!”赵师傅含泪见应。从此,他再也不像从前那样大小通吃了,他以家中一人两条鱼的标准,每次只钓六条。久而久之,人们便给他起了一个“找六条”的外号。

  听到这个故事后,我感触颇深。钓鱼本是一项健康的娱乐活动,真正的钓者一般都不以食鱼为目的,他们都是以“钓”为本。如果都是冲着鱼去,还不如拿钱到菜市场去买更为直接。我国逐渐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也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钓鱼者行列中,这便和我们日渐脆弱的野生渔业资源产生矛盾,所以,为了我们永远有鱼可钓,必须有人站出来,适当地保护渔业资源。

  这个有关“找六条”的故事很快在我们这些年轻钓友中传开了,于是,大家现在都以赵师傅为榜样。大家都不约而同地遵守着“钓大放小,吃多少、钓多少。”的原则,这也成了我们钓友间的共同约定。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