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直击江淮流域旱情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题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商界·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材质锦囊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专题
 第B24版:广告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城市玩家
 第T03版:美酒生活
 第T04版:美容扮靓
 第T05版:秀场故事
 第T06版:名品窗口
 第T07版:广告
 第T08版:极速抢鲜
第B07版: 连载   
本版新闻列表
2011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问一世界

杨 澜


  杨 澜

  27.采访王菲是让我最头疼的一次

  崔健,是我学生时代心中的英雄。那一声《一无所有》,那一曲《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是中国由僵化封闭走向开放时必须经过的阵痛与觉醒,是一代年轻人的呐喊与反抗,也是新启蒙时代的坦诚与自省。他的音乐是热烈而危险的,年轻人要的就是这个。不仅是年轻人,常常有中规中矩戴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年人,在崔健的音乐中哆嗦着,想要喊又还没有喊出来,那是中国的摇滚乐对几代人的撞击。在他的第一张专辑里,出现了150多个“我”字,是出于传统和政治的原因被长期埋没和压抑的汉字。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都变得现实了。忙着养活自己,或从一段破裂的情感中挣扎出来,没谁能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音乐也不能用来付下个月的房租。再后来市场经济大发展了,机会多了,眼界大了,工作忙了,挣着钱了,生儿育女了。当对手的面目已经改变,当金钱主导了价值,当人们在疲于奔命之余,需要的更多是醉人的小曲和浅薄的搞笑,我们还需要崔健的认真和愤怒吗?他的舞台下是否还有年轻的人浪与欢呼,还是只有中年人的怀旧与叹息?鲍勃·迪伦说过,每个人过了青春期之后都处于下滑状态,你能做的只是减缓下滑的速度而已。

  今天的崔健,穿着自己早前设计的红底碎花外套,戴着那顶标志性的有颗红五角星的发白的军帽,安然地坐在我面前。他正在筹备年底的摇滚与交响音乐会,又刚刚杀青了与他的歌曲《蓝色的骨头》同名的电影,做起了跨界的乐事。不过今天这一切都显得文艺了些,小众了些。如今的男孩女孩儿们还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自己吗?崔健说:“今天的年轻人处于多元的文化中,表面上看他们有许多选择,但实际上他们是被动的。他们失去了释放严肃思想的文艺舞台,强大的商业包装和营销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应有的感知。”而他自己呢,却更多地从早期作品中的出走、释放,从离世的渴望回归到入世的状态,把触角伸入社会的芸芸众生,关注精神,并发出呐喊。《农村包围城市》《混子》《小城故事》都是如此。虽然因为缺少旋律而不易被传唱,他仍然执著地相信真正的摇滚不是为了取悦听众,而是个人与环境的冲突所产生的能量爆发。这让他兴奋,让他流泪,也让他孤独,在孤独中找到力量。他形容那是在心灵里一次又一次把自己脱光,被打击,然后又康复,他把这个过程称为快感。他把曾经的历史记忆称为红色的,把充满欲望的商业时代称为黄色的,而把对精神的追求称为蓝色的。当所有的人还在等待另一首《一无所有》的时候,他扛着自己蓝色的骨头,继续青春的传奇。无论这舞台是拥挤的还是空荡荡的,他的内心独立并充盈。

  采访王菲是让我最头疼的一次。这位歌坛天后一向以“冷”著称。她台上台下,惜字如金。2010年复出的独唱音乐会上只说了6个字,即3次“谢谢!”我搜索了一下她过去接受的屈指可数的几次采访,几乎以“嗯”、“哦”、“啊”回答所有问题,把主持人泼辣如小S者都搞得冒汗。采访前一个小时我还在发愁:如果她不配合该怎么办啊!导演来报:“王菲发了条微博,说她好紧张,还把你想象成穿白大褂戴听筒的医生。”我突发奇想,嘱咐导演去借白大褂来。心想既然大家都紧张,干脆拿紧张开个玩笑。过了半个小时同事们找来了两件白褂子,但我一看就乐了:“这哪里是医生的穿戴,明明是厨师的褂子!”褂子虽然没找来,主意倒有了:开场就从紧张说起!而且不必去顾及太多采访技巧,面对这样冰雪聪明的主,没有心计就是最高明的技巧。等王菲和李亚鹏入座,我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说说咱们今天为什么紧张?”亚鹏是老实人,第一个开口说:“我和王菲平日刻意避免一同出现在媒体前,即使一同出席慈善活动,也是我讲她不讲。还有就是我们在家很少谈严肃的话题,好多事我们也未见得交换过意见。”看着亚鹏无辜的样子,我和王菲都笑个不停,现场的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