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直击江淮流域旱情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题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商界·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材质锦囊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专题
 第B24版:广告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城市玩家
 第T03版:美酒生活
 第T04版:美容扮靓
 第T05版:秀场故事
 第T06版:名品窗口
 第T07版:广告
 第T08版:极速抢鲜
   2011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
——侦察机器人“超微蜂鸟”试飞
稼正

■ 偏航
■ 俯仰
■ 横滚
  ▲ 操纵人员练习试飞(连续摄影)
  ▲ 掌中的小小鸟

  AeroVironment是一家研制无人机的专业公司,2003年他们建造的翼展1.38米的无人驾驶飞机Raven,首先出现在阿富汗战场。2006年,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DARPA)委托AV创制一种身体足够小、能飞进一扇开着的窗户的无人驾驶空中飞行器。这可花费了AV整整5年的时间,试用了不下300种不同的翅膀设计。最近,侦察机器人“超微蜂鸟”终于在加利福尼亚州完成了试验飞行。

  超微蜂鸟是一架扑翼机,能像真蜂鸟那样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盘旋,执行观察拍摄,甚至还能后空翻飞行。它身长18厘米,比大多数品种的蜂鸟稍微大些、重些;总重18.7克,与一节AA电池相当。翼展16.5厘米,翅膀的骨架是中空的碳纤竿,表面是网孔纤维,覆盖着聚氟乙烯薄膜。飞行器是遥控的,但机载的计算机能执行速度和角度的修正。

  机器人蜂鸟配备着摄像机,摄像角度由机身的角度确定。蜂鸟向前飞行时给出地面的视野,视频流回传给操作员,后者藉此指挥、导航;作盘旋飞行则有助于测量房间。

  在试验飞行中,超微蜂鸟满足了DARPA制定的第二阶段之所有技术要求,在多数指标上还有所超越,通过这我们也能了解到它当前达到的水平。它需要做到:

  ● 精密盘旋飞行。

  ● 盘旋稳定性。需在时速8公里的侧风中盘旋并停留,顺风漂移不超过1米。

  ● 耐久力。无外来能源前提下连续盘旋8分钟。

  ● 飞行与控制能力。从盘旋快速切换到时速18公里向前飞行,或反之。

  ● 通过日常的门洞进到室内,再返回户外。

  ● 驾驶者观看蜂鸟传回的视频流实施操控,但不直接看到或听到它。

  ● 示范以鸟形身体和翅膀盘旋及快速向前飞行。

  大家知道,飞机在空中有3个轴。以飞机重心处为原点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贯穿机头机尾的叫纵轴,贯穿机翼的叫横轴,垂直的叫竖轴。控制飞机绕这3个轴的转动,就能控制飞行的姿态。我们来看机器蜂鸟如何做到。

  a偏航,就是转弯 如果在向前拍打时加大右翅膀的角度,在向后拍打时反之,蜂鸟将朝顺时针方向转弯。

  b俯仰,是飞机绕横轴的转动 翅膀对称性地拍打。如果在向前拍打结束时和向后拍打开始时双翅的角度都减小,蜂鸟下俯并前进。

  c横滚,是飞机绕纵轴的转动 只增加左翅膀的角度,左边产生的向上推力就较大,蜂鸟右滚。

  AV公司该项目的首席研究员马特·肯诺称,这项设计突破了空气动力学设计的限制,灵感来自于自然界的动物。“不过我们并不奢望复制大自然能做到的事,那太难了,令人望而生畏,”他说,“比如,机器人蜂鸟每秒拍打翅膀20次,而真正的蜂鸟最多能每秒拍打80次。”现在的演示中机器人蜂鸟飞行了8分钟,工程师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研发能实现更长久的飞行,希望它最终能像蜂鸟一样栖息在电线上。

  他还说,最终的版本可能并不像蜂鸟,这玩意儿并不是随时随地可看见的,他认为模仿麻雀会是较好的选择。   稼正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