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直击江淮流域旱情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题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早间点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公众服务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商界·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现代家居/材质锦囊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4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19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专题
 第B24版:广告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城市玩家
 第T03版:美酒生活
 第T04版:美容扮靓
 第T05版:秀场故事
 第T06版:名品窗口
 第T07版:广告
 第T08版:极速抢鲜
2011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楼门口的提示牌

金桂


  金桂(职员 北京)

  我们写字楼的物业管理,远没有浦东写字楼那样精细,但“嘴上功夫”也有特色。

  物业有张“婆婆嘴”: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门口的提示牌上,都写着当天的天气预报,或阴或晴或刮风下雨,提醒那些出去开会、跑业务的员工早做准备。大楼里没有食堂,中午,大家要到马路对面那家食堂去吃饭,出门的时候,提示牌上写着:“午餐别喝酒,开车保平安”。呵呵,比警察还热心,我们笑着管他们叫二警察。下班的时候,提示牌上公布第二天的交通限号,“绿色出行别过界”。

  除了这些按部就班的提示,还时不时冒出一些上传下达式的“加急电报”。比如:从媒体上看到夜查酒驾的信息之后,一早准在门口挂“红牌”:“酒后驾驶危害多,犯法难开平安车。”街道抓防火防盗,物业牌上就有“注意电器安全、锁好门窗,办公室里别放现金”的警示语;报纸上公布哪条路段的治安有隐患,一个又一个的段子就上了他们的小黑板。就连我们单位的司机夏天开车兜里的打火机爆炸了的消息,都被小黑板描绘得有鼻子有眼。我们都理解,这是给大伙提醒呢。

  虽然有些信息网上、报纸上都有,但我们未必留意。经物业二次过滤之后,印象就加深了。久而久之,进门、出门看一眼告示牌和小黑板,就成了我们的习惯。用上司的话说,哪天没上班,看不见物业的牌,就觉得心里缺点什么。

  嘴上的功夫固然很到位,但我更希望他们再来点实的。物业征求意见时,我给他们提了三点建议:

  第一,能否准备一些爱心伞和一次性雨衣,放在收发室里,登记使用。因为总有一些马大哈下雨天忘记带伞。超市人来人往,爱心伞总是有去无回,而写字楼都有登记,撒出去的东西不会找不回来。

  第二,可准备一些鞋套,因为现在的鞋大部分不防水,花好几百元钱买的鞋,水一泡多心疼,准备点质量好的鞋套,哪怕员工自己花钱买,也是雪中送炭,至少比泡坏了鞋强得多。

  第三,准备一些创可贴。上班时,保不齐谁磕一下碰一下,一点小伤用不着上医院,到物业拿片创可贴就得。

  我的这三条建议,要求不高,比浦东礼宾司的服务标准低多了,但因地制宜好操作,估计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变成现实了。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