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楼门口的提示牌 金桂 |
金桂(职员 北京) 我们写字楼的物业管理,远没有浦东写字楼那样精细,但“嘴上功夫”也有特色。 物业有张“婆婆嘴”: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门口的提示牌上,都写着当天的天气预报,或阴或晴或刮风下雨,提醒那些出去开会、跑业务的员工早做准备。大楼里没有食堂,中午,大家要到马路对面那家食堂去吃饭,出门的时候,提示牌上写着:“午餐别喝酒,开车保平安”。呵呵,比警察还热心,我们笑着管他们叫二警察。下班的时候,提示牌上公布第二天的交通限号,“绿色出行别过界”。 除了这些按部就班的提示,还时不时冒出一些上传下达式的“加急电报”。比如:从媒体上看到夜查酒驾的信息之后,一早准在门口挂“红牌”:“酒后驾驶危害多,犯法难开平安车。”街道抓防火防盗,物业牌上就有“注意电器安全、锁好门窗,办公室里别放现金”的警示语;报纸上公布哪条路段的治安有隐患,一个又一个的段子就上了他们的小黑板。就连我们单位的司机夏天开车兜里的打火机爆炸了的消息,都被小黑板描绘得有鼻子有眼。我们都理解,这是给大伙提醒呢。 虽然有些信息网上、报纸上都有,但我们未必留意。经物业二次过滤之后,印象就加深了。久而久之,进门、出门看一眼告示牌和小黑板,就成了我们的习惯。用上司的话说,哪天没上班,看不见物业的牌,就觉得心里缺点什么。 嘴上的功夫固然很到位,但我更希望他们再来点实的。物业征求意见时,我给他们提了三点建议: 第一,能否准备一些爱心伞和一次性雨衣,放在收发室里,登记使用。因为总有一些马大哈下雨天忘记带伞。超市人来人往,爱心伞总是有去无回,而写字楼都有登记,撒出去的东西不会找不回来。 第二,可准备一些鞋套,因为现在的鞋大部分不防水,花好几百元钱买的鞋,水一泡多心疼,准备点质量好的鞋套,哪怕员工自己花钱买,也是雪中送炭,至少比泡坏了鞋强得多。 第三,准备一些创可贴。上班时,保不齐谁磕一下碰一下,一点小伤用不着上医院,到物业拿片创可贴就得。 我的这三条建议,要求不高,比浦东礼宾司的服务标准低多了,但因地制宜好操作,估计过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变成现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