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外婆”们,累并快乐着

陆小芳


   小孙女呱呱坠地,乐坏了我这做奶奶的,同样,新当上外公外婆的亲家也享受着无穷的乐趣。由于没有聘请家政服务人员,接下去服侍产妇和带养小宝宝的任务就显得繁重。就在小宝宝出世的当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整整伺候母女俩一夜。小孙女回家后,亲家母主动提出,为分担一些重任,她将在每星期的三天时间里,来我家担当服侍产妇和看护宝宝的任务。亲家母这样安排自有她的道理,因为亲家公还在上班,要烧饭煮菜什么的,不可能天天上我家。从那一天开始,亲家母隔三岔五来到女儿身边,看护一大一小两个人。产妇奶水少,宝宝饿了,马上去冲奶粉,尿湿了,又得去换尿布,加上要洗刷女儿的衣裤,简直忙得团团转。幸好离家并不远,晚上七点多,乘上公交车,半个小时后也就回到自己家了。说老实话,亲家母的到来确实帮了我不少忙,前一晚被小宝宝弄得不能睡安稳觉,在这一天里,我可以睡个午觉,恢复体力。曾问亲家母累不累,说累,但是很快乐。

  之所以题称“新外婆”,是因为这一特定人群刚刚“升级”做了外婆,年龄在五六十岁。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歌谣中步履蹒跚的“老外婆”们相比,她们有文化,有活力。一直以为“新外婆”们傻,譬如我那亲家母,也没有政策规定,孩子出生后归谁领,该怎么领,可她就这样心甘情愿地来到我家,为小宝宝而忙着。转而一想,这年代这样的“傻子”还真不少。我哥2006年添了个外孙女,那时他还在上班,恰巧我嫂子已经退休,于是,嫂子就担当起了带看外孙女的任务。宝宝在奶奶家呆得少,大多数的日子,都有我嫂子照看着。其实那时候我嫂子人虽退休,可在家里比原先在单位还忙,因为她的母亲已是七老八十的人,极需要女儿的照顾。于是,我嫂子这头照看小孩,那边服侍老人,两头跑,忙得不亦乐乎。忙是忙,可偏偏她很乐意。

  老公有两位要好同学,生长于金山的一个镇上,他们的老婆都有着相似经历。一位同学姓干,因眼睛高度近视而提前退休。在女儿出嫁前的几年里,一家人生活悠闲,知足常乐。直到有一天,女儿结了婚,女婿在浦东东波路买了房子,并且有了爱情结晶。从那一天开始,夫妻俩便开始离开故土来到女婿家,为的是要照管外孙。夫妻俩的安排倒也合理,老公已退休,老婆赋闲在家,而他们的亲家公亲家母还在乡办企业上班,抽不出身。就这样一直用心照看了四年,如今外孙已上幼儿园,然而肩上担子还不能卸下。什么原因?原来外孙离不开外婆的接送。前几天干姓同学金山的老母生病住院,他像家中的兄弟姐妹一样,和老婆一起在医院里陪了老母亲两天两夜,完后又直奔女儿家,实在是,外孙急盼着外公外婆来到身边。还有一姜姓同学也是,女儿嫁给一位上海人,住在市区,待女儿生下孩子后,他们只得从郊区赶往市区。因为,两亲家商量好了,这个礼拜你来,下个礼拜我到,轮流着照看小宝宝。如今姜姓同学的“历史使命”远远没有完成,因为女儿不久前生了第二胎,接下去,得重走一个“万里长征”了。

  都说现在的孩子金贵,甫到世上,亲人们的十几双眼睛就紧紧盯着。想当初我们生下孩子,外婆最多来探望几趟,第一是在“月子”里,这是脱不了的,接下去是“三朝”“满月”“周岁”什么的。至于闲暇时间,是不大来往的,家离得远的更是如此。最多打个电话问问,而那时又哪里来电话。哪像今天的外婆们,一旦当上“新外婆”,日思夜想的便是外孙,连自己的老公都疏远了。她们担当的,已不是外婆,而是“二奶奶”的角色了。请注意,这里说的是“二奶奶”而不是“二奶”。

  说个笑话。扯远了,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