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战士不老

张君龙


  上海轨道交通今日已成网络,在市民出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一位地铁媒体人,建设者的一个个故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

  上了点年岁的人可能还记得人民公园里原来有一条小河,“文革”中被填时没有清理干净,上面有一层淤泥。位于这里的地铁二号线人民广场车站施工时出现了塌方,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冲击波,钢支撑发出“嘭、嘭、嘭”令人震惊的爆裂声,当时坑下面还有两个工人,一个躲在机器里,一个半身掩埋在淤泥里,情况非常紧急!

  险情就在旁边,时间就是生命。怎么办?地铁公司当即组织了一支救援“敢死队”。“敢死队”五人,四位是共产党员。他们挺身而下,把被困的两人绑在绳子上,用吊机吊了上来。仅仅过了十分钟,整个地下连续墙就不断地倒塌了,那场景,当时在场的人今天说起都后怕。

  人民广场车站坑旁就是繁华的南京路,路下有很多煤气管道、地下水管道、下水道、自来水管道……险情如继续扩大,势必威胁南京路,后果不堪设想!在各方支持下,地铁公司迅速调来七千多吨黄沙,填满了这个坑,险情控制了,南京路保住了!

  其实,上海地铁从当初的“纸上谈兵”到40米的隧道试验,到今天的11条线、280座车站、420公里的运营线路,不管是“南京路保卫战”、还是“淮海路战役”……它挺进的每一步,都是建设者舍身奉献、挑战风险的恢宏篇章。

  地铁一号线宁海路旁通道施工时,发生涌沙,上面居民家的门窗已经不能开启,非常危险。时逾70高龄的刘建航院士顾不得大家相劝,在隧道里铺了块泡沫板熬夜、连饭碗也端到了隧道口……在像刘院士这样的一辈老地铁人感召下,面对再大的困难,地铁建设者们也不会放下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一直以来,我不解,为什么步入耄耋之年,身体又不好的刘院士总能像年轻人那样,日夜奋战在工地上,无论哪里有难题,哪里有险情,他总是像一面挺拔的战旗,插在最前面?战士不老,秘密何在?

  因为这次难得的访谈,我终于有机会走进他的历史,倾听他的心声。

  1947年的冬天,上海严寒逼人,肇嘉浜棚户区里贫民衣不蔽体、挨饿受冻的景象,让正在上海交大求学的刘建航坐不住了。他跟着同学,走上街头,为穷人募集寒衣。当他们走进一家灯红酒绿的舞厅募捐时,竟遭到寻欢作乐的人们斥骂和驱赶。受此刺激,在进步同学的启发下,刘建航加入了地下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解放后,他到支前公路建设工程实习,并参加治淮工作。在那里,他刻骨铭心地体验到灾区人民的苦难和祖国建设事业的艰辛,立志为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奉献一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已八十高龄的刘建航院士谈到这里,心情依旧激动:“这是我一生热情工作的源泉!” 

  我想,战士不老,答案在此。正因为有这样的领路人,上海地铁人才坚强如斯,辉煌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