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持”演唱会

胡 广


  到达皖南山区上海胜利机械厂的第二年,我即被抽调到厂广播台当了一名主持人,那是1978年。

  这是一家专门总装五七高炮的三线工厂,职工有二千多,加上当地所属的居民,人口共达八千左右。这些人每天都按照我的广播音乐安排作息时间:早晨6时,我在电唱机上搁下一张木纹唱片,“哒哒、滴哒”的起床号将人们从梦乡中催醒;然后播送天气预报;6时30分,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到7时至7时15分之间会播送一些歌曲;7时15分则打响上班的钟声。工厂的员工进入车间,当地居民们也下地劳作了。16时30分工厂下班,晚上在转播完中央台的新闻联播后,高音喇叭不再作声,工厂区就变成了原始旷野一般。

  工厂的所在地叫“毛竹坑”,一片盆地,四周大山环抱,文娱活动极为枯燥单调。厂部宣传科要求我在广播上下点功夫,丰富一下业余生活。我动起了脑筋。那时还没演唱会什么的,我想,何不把各类库存的唱片找出来,挑选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老歌,将其串联起来,岂不是一台正宗的演出了吗?

  说干就干,我将铺盖搬进了广播室,挑灯夜战。我找出不少唱片专辑,还有一些解禁的歌剧,如《洪湖赤卫队》《江姐》等,然后用电唱机直接翻录在卡式录音机里。费时不少,终于完成。我打开录音机试听:我报幕之后,熟悉的旋律响起,可是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掌声。我试着自己拍手,但势单力薄,效果不理想,根本没有剧场的氛围。正当我束手无策之时,一张郭兰英“三唱周总理”的唱片映入眼帘。这是张现场录制的唱片,在郭兰英如泣如诉地唱完后,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是正能为我所用吗?于是,我在每首歌曲之后,都录上了这段掌声,“现场气氛”立马就出来了。

  做完这些工作,已是深夜2时,挡不住睡意的侵袭,我一头倒在地铺上沉沉睡去。第二天凌晨,领导奇怪广播怎么没响,派人打开广播室的门,见到我“潦倒”的景象,为此我被扣除了当月奖金。

  星期天上午有大段的播出时间,我安排了这档演唱节目。一时间,厂区内各条路上正行走的人们都驻足而听,因为大家还从没有听到过如此多的歌唱家聚在一起纵情放歌呢。这天天公也作美,阳光明媚,大家沐浴着阳光,享受精彩的文化大餐,都大呼过瘾。而我又不失时机地插播些员工写的散文、诗歌,也尽情地朗诵了一番。最后,我播报了厂工会放露天电影的通知。

  晚饭时,有几位老职工见到我,夸我是“胜利厂的第一主持人”。可我还在为丢失的5元奖金而后悔呢,因为那时,我的月薪才33元呐,蛮肉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