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第B01版: 家庭周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才旦卓玛唱支山歌给党听

王宇萌

  ▲ 20世纪70年代才旦卓玛全家在拉萨

   著名藏族女高音歌唱家才旦卓玛老师住在拉萨市区一个不起眼的小巷里。采访时,褪去舞台光华的才旦卓玛,言谈、举止、神态,怎么也让人感觉不出这是一位著名歌唱家,更像是一位普通的藏族老阿妈,慈祥、平和、对人充满了关爱。

  1  农奴女儿把歌唱

  1937年,西藏重镇日喀则的一个农奴的家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虽然当时农奴的家庭生活十分困苦,但父母还是希望这个女孩能够像仙女一样美丽长寿,于是就用藏语中的“长寿仙女”为她取了名字——才旦卓玛。

  1951年,解放军部队进驻西藏,日喀则也实现了和平解放。日喀则文工团,是在人民解放军第18军文工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

  文工团的好友和同事很关心才旦卓玛的婚事,主动做她的“红娘”。在热心“红娘”的撮合下,才旦卓玛结识了从18军转到地方社会部搞公安工作的南加多吉,相似的人生遭遇、共同的理想使他们年轻的心灵产生共鸣。南加多吉比才旦卓玛大6岁,是个英俊的小伙儿。没有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两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可爱情的火焰却越烧越旺。经过一年多的恋爱,才旦卓玛与南加多吉于1957年年底结了婚。第二年,两人一起被选派到陕西省咸阳,进入设在那里的“西藏公学”学习。

  送到西藏公学学习的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他们在这里要先学习藏文拼音、汉语拼音等文化课,再分别进入器乐班和声乐班。按特长,才旦卓玛在声乐班学习声乐。

  1958年的一天,上海音乐学院来咸阳西藏公学招生。大约一个月过后,公学老师通知,才旦卓玛和3名学器乐、作曲的同学被录取了。她告别了新婚不久的爱人南加多吉和公学师生,来到上海音乐学院,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族班学习。才旦卓玛在学院里遇上了几位好老师,一位是当时的系主任周小燕,一位就是王品素老师。

  1963年,全国掀起学习雷锋的热潮,人们从雷锋的日记中找到《唱支山歌给党听》,后经过作曲家朱践耳谱曲,有了这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当时的首唱是任桂珍。

  一天,才旦卓玛在校园的广播中听到这首歌,回想自己所经历的苦难和幸福,不禁潸然泪下,激动难耐。一股歌唱的激情在她胸中迸发,她找到王品素,要求唱这首歌。当时,王品素老师担心她因此会丢掉自己的风格,才旦卓玛一听,急得快要落泪:“歌里唱的就是我的心声。我一定要唱!”王品素费了不少周折给才旦卓玛找到了曲谱,又一字一句地给她抠汉语歌词,还请到了朱践耳老师来听才旦卓玛的演唱。结果朱践耳和王品素一样被才旦卓玛打动了。在当年的“上海之春”音乐会上,才旦卓玛以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2  爱女是心中最痛

  如果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站着一位贤惠的女人,那么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必定也站着一位真诚的男人。回想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才旦卓玛充满深情地说:“我这一生做对了两件事,一是我选择了唱歌,二是我选择了我的丈夫南加多吉。”

  1966年,才旦卓玛和南加多吉有了女儿尼玛卓玛。夫妻俩把女儿视若掌上明珠,可为了不影响演出,才旦卓玛不能给予她更多的母爱,只能请一个阿姨来照顾。1974年,才旦卓玛担任了西藏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同一年,她的儿子出生了,取名“尼玛次仁”。在藏语中,星期天就叫“尼玛”。

  说起自己的女儿,才旦卓玛的眼圈红了。因为女儿从小缺少妈妈的关爱,体质不好,加上后来生小孩时也没有妈妈照料,落下了不少毛病。才旦卓玛恍惚记得和女儿最后的见面,女儿像平常一样送走孩子,然后去上班,她分明对妈妈说了有点不舒服,头特别疼,可是忙着去开会的才旦卓玛却没有在意。女儿离开好长一段时间,才旦卓玛都无法相信这个事实。大型演出照常进行,观众从她的歌声里听到的没有悲哀,依然充满了激情、豪迈。

  后来,在才旦卓玛为自己演艺50周年大型画册选照片时,才旦卓玛坚持要把女儿的照片选进去,那是一组女儿3岁时和妈妈相互依偎的照片。按藏族人的传统,去世的人的照片要统统烧掉,更不能登报发表,但才旦卓玛说:“我不在乎这些,我这一生欠女儿的太多,我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她的思念。”说这些时才旦卓玛强忍泪水。“其实我的孩子都很懂事,从小爸爸便教育他们,妈妈工作很累,很辛苦,我们不能帮她什么,但别给她添乱,不拖后腿就行了。孩子们从没打着我的旗号去办过事,就连现在十多岁的外孙也从不说他的外婆是才旦卓玛,我很为他们骄傲。”

  才旦卓玛说,儿子很少看她的演出,但是,他懂得妈妈为什么古稀之年依然歌唱,他就像妈妈坚强的后盾,和妈妈一样默默奉献在西藏建设一线。如今,儿子也有了儿子,小孙子让才旦卓玛牵肠挂肚,说起小家伙,才旦卓玛充满了慈爱,笑容又重新回到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