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集聚效应显著
大银行打算在沪设立第二总部

连建明


  一些中国大型商业银行打算在上海建立第二总部,这是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昨天在“领军者系列峰会”上做开幕演讲时透露的信息。

  屠光绍表示,商业银行第二总部定位于区别于信贷业务的面向金融市场业务,主要承担非信贷业务的其他金融市场、服务业务。这是金融改革中商业银行加快转型的必然要求,目前中国银行业利差收入要占80%,而欧美银行利差收入大约占40%,银行需要加快转型的步伐,拓展非信贷业务。而大型商业银行将第二总部设立在上海,是因为上海有较好的基础,包括股票、期货、黄金等交易所的市场体系比较健全,这也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程的重要标志。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个标志就是要有一批有影响力的金融机构,这些大型商业银行在上海设立第二总部,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很大促进。

  经济学人会议,是全球著名的国际性会议,旨在为全球的高级决策者找寻全新的战略远见。昨天在沪举行的经济学人“领军者系列峰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也是今年在亚太地区的第一站,该峰会还将在东京、悉尼、首尔举行。

  昨天的会议上,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局长廖岷也进行了主题演讲,经济学人信息部发布了投资者如何看待未来一年经济增长前景的调研报告。来自各地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就当前财政紧缩和谨慎投资环境等议题展开研讨。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