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放弃价格战探索个性化营销模式
商场进入“主题季”时代

叶薇


  本报记者 叶薇

  软陶课、气味图书馆、漫画装置展、帐篷剧院……这些时尚元素频频出现在商场里,记者发现,沪上不少商场开始走入“主题季”时代。

  制造艺术氛围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曝光了一批商贸流通企业价格欺诈行为,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折扣价、返券促销价高于原价,其中上海置地广场被点名。此事一出,沪上商场谈折色变,不少商家“五一”后取消了折扣吊牌。

  多年的打折促销突然停止,一些商家不知如何是好,但也有商家另辟蹊径,探索个性化的营销模式。今年上半年,大宁国际组织策划了十几场文化艺术活动,分“浪漫季”“潮流季”“艺术季”展现。“五一”期间,大宁国际请来职业插画师现场指导顾客绘制个性T恤;环保装置艺术家沈玲正指导参与者改造、组合废旧品,把废旧的瓶盖根据不同颜色分类并粘贴,创造出一幅奇妙的图画……商场通过连续、有层次的主题活动营造一种时尚、新鲜的生活方式。

  最近,几米作品中的人物、场景被原样拷贝到大悦城的各个楼层。“几米作品营造的浪漫氛围与商场的格调一致。”大悦城负责人表示。记者探访发现,展览期间,大悦城的人流量大幅攀升。

  徐家汇商圈则计划与台湾知名戏剧导演赖声川合作,在美罗城八楼建造一个能容纳五六百人的封闭式帐篷剧院,预计下半年开建,今年底或明年初建成。徐家汇商城集团总经理徐春华认为,要跳出“买就送、买就减”的传统营销模式,形成特色营销、整合营销、主题营销的新模式。商圈将走“商、旅、文”结合的道路。

  形式转向内涵

  记者观点  百货零售业的打折等促销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最主要的营销模式,但是,随着消费者理性消费意识的提高以及更重视购物体验等,价格已经不再是万能利器,消费者已经对价格战产生了“疲惫感”。麦肯锡公司上海办事处负责人陈有刚指出,传统百货业未来应该差异化发展,突出主题和特色。

  过去,商场在主题营销上侧重形式,即配合节庆,建造室内及户外景观;现在更侧重内涵,强调单次的营销要配合商场的整体定位,通过多次主题活动凸显商场个性,并渗透到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中。软陶课、烹饪沙龙、品酒会……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商场变成了“生活馆”。

  尽管主题营销并不像打折促销,对客流提升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坚持投入,定位明确,就能不断提升商场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