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股市连续下跌导致基金业绩下滑
市场再现清盘危机尴尬一幕

许超声


  沪深股市连续的凄风苦雨般的下跌,令曾经风光无限的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专户逐渐走下“神坛”,不少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专户产品纷纷再现清盘危机尴尬一幕,令市场感慨不已。

  22只基金跌破亿元关口

  市场连日来的调整使得股基缩水严重。数据显示,在2010年,476只基金中,仅有7只资产净值跌破亿元。而今年以来不足半年的时间,已经有22只跌破了亿元的关口,其中在22只基金中,万家双引擎基金首当其冲,成为唯一一只资产规模不足5000万元的基金。根据法规,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即将面临清盘的风险。除了万家双引擎之外,目前天弘永定成长、天治趋势精选、宝盈中证100、东方策略成长、金元比联成长动力、金元比联价值增长、中海蓝筹、泰信优势增长等20余只基金也徘徊在资产净值跌破亿元的尴尬境地。

  公募基金面临清盘境地此前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不过,公开资料显示,从2001年首只开放式基金诞生之日算起,至今还没有一只公募基金出现过清盘这种情况。这主要是基金公司大多会采取补救措施,会利用持续营销、自购等行为来改变。

  12只私募产品遭到清盘

  不过,相对于公募基金来说,阳光私募日子就没这么好过了。今年5月25日,上海新泉投资旗下成立于2010年5月25日的新泉1期结构化信托计划因单位净值0.8499元触及平仓线(0.85元),原定期限为18个月的该信托计划于5月20日提前结束,亏损或达5000万元。对于阳光私募而言,新泉1期的遭遇仅仅只是一个缩影。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共有12只非结构化私募基金遭到清盘,其中包括新东风成长、深蓝1号、以太5号、以太3号、宝华1号、鼎弘义1期、新华同威1号等。

  阳光私募之所以会遭遇清盘,是因为其规定所致。根据规定,如产品单位净值触及平仓线,无论次级受益人是否追加了资金,且无论之后净值是否恢复到平仓线上,自触及平仓线的下一交易日起,投资顾问的管理职责终止。当然,除了净值跌至止损线被强制清盘外,大幅赎回导致产品规模过低也会被清盘,今年5月27日清盘的鼎弘义1期就属此类。但不管是哪类,业绩下滑是清盘的主要原因。

  专户距0.8元只一步之遥

  遭遇冲击的远不止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专户产品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跌破面值的产品比比皆是,个别产品的净值更是距离0.8元“防线”一步之遥。由于基金一对多产品规模大多在1亿元到2亿元之间,有的甚至只有数千万元,其建仓对象多以中小盘股为主,而这些股票恰恰是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板块,相当部分的专户产品在暴跌中受伤惨重,跌破了一元面值。

  比如华夏基金旗下华夏农行的净值则从年初的1.10元跌到了0.933元,跌幅达到了15.18%,而国泰基金旗下几只产品则更为糟糕,已经跌至0.8元附近,如中行国泰中诚消费2号净值为0.866元,甚至距离20%的清仓线也只是一线之间。如果真的发生跌破0.8元“防线”,那“一对多”产品面临清盘的局面同样会出现。分析人士指出,即使暂时不会像阳光私募那样面临清盘近忧,基金一对多产品也面临产品到期后客户不愿再续而被迫终止的远虑。

  本报记者 许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