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专题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我的父辈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法治视窗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目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读者之声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32版:股市分析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走通天路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3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地产新闻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地产新闻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家电生活
 第B24版:E生活
 第T01版:新尚
 第T02版:走近大牌
 第T03版:品牌专题
 第T04版:名表风尚
 第T05版:表情之旅
 第T06版:男士部落
 第T07版:冰享夏日
 第T08版:热门场地
 第T09版:创意主张
 第T10版:扮靓报告
 第T11版:都市唱响
 第T12版:城市品质
 第T13版:现场表情
 第T14版:资讯柜台
 第T15版:信息橱窗
 第T16版:明星秀场
2011年6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考语文阅卷老师详解难觅满分作文原因——
蟹爬字错别字 好文采也难评佳作

王蔚


  一篇《悄悄地提醒》应试作文,却无形中给了当下语文教育不少的提醒。今年上海中考语文集中阅卷正在紧张进行中,与近年来本市找不出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的情形如出一辙,能够让中考阅卷者公推为可以打满分的佳作,也是十分难觅。

  多数作文为二类卷

  中考语文作文阅卷今天进入了第三天,据记者了解,虽然有个别教师打出过60分的最高成绩,但还没有经过复议和终评。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单个教师打出的满分作文,在复审时往往会被否决掉。“应该说,能够获得一类卷,就可以称为佳作了。”有阅卷教师说,53分以上的一类卷,历年的比例大致在5%至8%左右,按今年全市中考生的人数匡算,能在作文上拿高分的人数也就是五千人左右。“当然,10分以下严重偏题或根本不成文的五类卷作文,比例也是极其小的。”阅卷教师说,绝大多数的作文分数基本可以达到47分至49分,也就是二类卷的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各区县先期的一模和二模作文成绩大致相当。

  生活体验多欠缺

  那么,为什么中考作文分数普遍打不高呢?是不是阅卷标准比较严苛?据了解,主要原因并不是阅卷教师的过分挑剔,而是考生的语言表现力不够,对文章所需要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够用准确的语言传递出来。按上海“二期课改”的精神,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生活体验。可惜的是,相当一部分考生在作文中没有表现出对生活的真实体验。“《悄悄地提醒》题目出得很好,来自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各方面的提醒,可写的东西有许多,但写作水平的优劣高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的体验。”阅卷教师举例说,有篇作文写的是母亲提醒孩子,吃橘子时也要想到剥一瓣让家人一同分享,切入点很小,但由于观察生活细致,感情饱满,语言也生动鲜活,所以得了高分。反观大部分作文,则表现得思维平庸和情感失真,说明平时的作文教学训练还不到家。

  写字训练被忽视

  还有一个令阅卷教师忧虑的问题是,“二期课改”要求初中每两周开设一节写字课,但许多学校没能很好地执行,导致了中考作文卷“蟹爬字”逐年增多。这几天阅卷中,就出现了多份字迹难辨的作文。另外,由于目前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课,强调大量识字、大量阅读,相反却忽视了规规矩矩写字的严格训练,再加上学生越来越多地用电脑写作业,也使得“写不出”字的情况愈加严重。“几乎每篇作文都会有错别字。”阅卷教师提醒,写不好字、写不出字,语文最基本的两个技能都掌握不好,又谈何出“佳作”呢?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