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见了城市中冒出来的浓烟……”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贸大楼双子星座遭恐怖袭击而坍塌,当时距地球上空402公里的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也从难以想象的角度目睹了自己国家“伤口上的滚滚浓烟”。
“9·11”恐怖袭击事件,既是美国遭受的灾难,也是对世界人民争取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的严重破坏和挑衅,在此之后,美国政府发动了全球反恐战争。但10年过去了,不仅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死伤惨重、两国政局乱象一片,且恐怖主义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安全正构成更为严重的威胁,全球反恐已“越反越恐”。对此,各国漫画家们用自己的画笔及时记录和定格着这段历史。特别是美国漫画家罗伯特·约翰·马特森,以美国反恐为背景而刊发在《圣路易斯邮报》《纽约观察》及《纽约客》等报章上的很多新闻漫画,在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9·11”事件10周年之时重温他的漫画,可能会令我们对世界政治形势感到深深的忧虑,同时也记取:全球反恐,任重而道远。
漫画家马特森,经常是在康涅狄格州自己寓所的地下工作室里以“温和的嘲弄”和“少许的调侃”来“炮制”作品的。由于是位“新闻从业人员”,马特森认为自己的角色正好介于作家与艺术家之间,把握“两极世界”,画漫画于是就成为了一种怪诞和有趣的职业。既对新闻事件敏锐反应、把握得当,亦能得心应手地通过作品来反映世界“发生了什么”,马特森几十年来的创作总是激情澎湃,画作源源不断。仅就这10年来他画出的不少漫画来看,“9·11”、“伊拉克战争”等显然是几个关键词。这里刊出的几幅漫画,颇具点“震撼力”,像“‘9·11’刺在背部”、“美军将士阵亡” 等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内涵。还有那幅“反战母亲”辛迪在前美国总统布什克劳福德农场抗议美国的战争政策的漫画,反映了美国人民的反战呼声,它背后的故事一波多折。除此之外,他对世界和美国发生的其他重大事件,也用画作及时向公众作出了反应。题材涵盖美国大选、贫富差距、生态环境、联合国改革等。限于版面,这里难以一一刊出。总之,马特森这些漫画皆能较好地对新闻事实作有益的补充,这对表达其的观点、向读者传递相关信息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他作品中反映的“深刻洞察”和“机趣诙谐”,也是人们能够感知的,这令其漫画独特的“评论价值”得到了提升。 金建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