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综合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上海好心人节”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艺术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新民楼市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理财·银行保险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法治视窗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30版:阳光天地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资讯生活·旅游
   2011年9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赞顾炎武的 “吾不如”

张嘉巽


  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在今天昆山亭林公园顾炎武纪念馆内,一块玻璃条屏上印刻着他晚年《广师》一文中的一段名言:

  学究天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强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任臣;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

  文中提到的10个人,便是当时的名流。王锡阐(寅旭),是天文历算学家。他放弃科举,潜心文史,尤精历法,会通中西,用法精简,创建新的历法,著有《晓庵新法》、《大通西历启蒙》、《测日小记》等。杨瑀(雪臣),武进人,读书不求闻达,著有《飞楼集》百二十卷。炎武著《日知录》,时与其探讨切磋。炎武在诗中称王、杨两人为吴中“高士”。张尔歧(稷若),济南人,著有《礼仪郑注句读》十七卷,对《周礼》、《仪礼》、《礼记》有深入研究,清儒治礼学由其始。傅山(青主),阳曲人,明清之际思想家,于学无所不通,又长于书画医学。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李瑀(中孚),晚年反闭土室,坚苦力学,惟亭林至乃启关相见。路泽溥(安卿),原籍曲周,明末流寓吴县东山。清初,与父组织“东山联盟”,进行反清活动。炎武因受族人诬告而陷于囹圄,路泽设法拯之。吴志伊(任臣),莆田人,学者、藏书家,博闻强记,著有《周礼大义》、《礼通》等。朱彝尊(锡鬯),嘉兴人,著名学者,生有异秉,书过目不遗,尝选明诗综,铨次最当,以布衣入选同修《明史》。王宏撰(山史),华阳人,关中著名学者,擅长古文,工书法,精通金石学,著有《易象图述》、《山注》等书,亭林游陕西常主其家。张駋(力臣),山阳人,喜集金石文字,精通六书,曾为亭林校刻《音学五书》。

  亭林先生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被梁启超称为“清学开山之祖”,他的学术成就非一般学者所能企及。而他对十位学友却很敬重,连用十个“吾不如”,表达他的赞赏钦敬之情,体现了他的谦虚品格和宽广胸怀。

  千灯顾炎武故居后面修建了一座仿古园林顾园,有一书斋名“十不如斋”。书斋后面有一庭院名“松庄”。昔亭林由山东至太原,傅山和朱彝尊安排“松庄别墅”和万卷古书作为其住所。三人纵览百家经史,评议世事诗文,志同道合,相见恨晚。庭院以“松庄”为名,当为纪念三位志士在“松庄别墅”度过的那段愉快生活;园内植三株松树,昭示三位老友的敦厚情谊。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指出:“大学者有必要之态度二:一曰精慎,二曰虚心。亭林著作最能表现这种精神。” 这是一个剀切的评价。《广师》不仅可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亭林先生的“虚心”和“精慎”,似乎还能进而窥察到他之所以成为“大学者”的某些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