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做手术,资助贫困生,送餐到家门…… 社会给力好心人 人人争做好心事 左妍 许明 金旻矣 |
|
以奉献谱写真爱,以义举彰显正气,以扶助传播文明……这是“上海好心人”予我们最真实的写照。 今天,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10周年之际,在第九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上,道一声诚挚的祝福,送一份热切的关怀,首届“上海好心人节”我们为“好心人”做好事。 真情需用真情来温暖,真爱当以真爱来接力。助医、助学、助老、助残、助餐……11支公益服务接力队,84个公益扶助点或项目,首届“上海好心人节”我们欣喜地看到,“好心人”惟求“多多照亮他人”的心愿正在被太多太多人接过。 “做身边‘微公益’,扬人间‘真善美’”,这个金秋时节,申城温暖洋溢。 【助医点】 免费医治贫困患儿 “多谢上海的医生和护士,是你们让我和我的儿子又有了希望!”昨天,一条来自先心病患儿家长的短信发至上海市同济医院心胸外科医生的手机上。13个月大的男婴俊俊经过一周多的手术治疗,终于摆脱了法洛氏四联症的折磨,向健康迈进了一大步。俊俊的父亲谢先生激动不已,“医院不但治好了孩子的病,还分文未取,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份恩情!” 日前,上海市同济医院响应“上海好心人”公益接力号召,在全国范围内筛查了10名先天性心脏病贫困患儿,于近期为他们做了免费手术,解除了孩子们身上的“定时炸弹”。此次参与免费手术治疗的10名孩子大多来自外地,从1岁到14岁不等。这些孩子是不幸的,他们患先心病又无钱治疗;但他们又是幸运的,“上海好心人”助医点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他们实行根治手术。爱心在手术结束后依然没有停止传递,这几天,手术成功的患儿们陆续回家,医生们特别不舍,一个个回访电话,一声声关切的问候,“妙手仁心”的白衣天使期盼着,先心病贫困患儿能天天拥有健康和快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也推出了助医项目,公益服务接力队“送医下乡”“送医上门”,他们走进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施湾社区、北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免费优质的医疗服务为居民解除病痛。 【助学点】 捐款资助科技新苗 开学刚满三周,上海电力公司外联部的员工们,又来到了上海久隆模范中学,向这一期“久隆科技新苗奖”的获奖同学颁发了奖学金。公司外联部的吴宜萍介绍说,“久隆科技新苗奖”是他们专为鼓励久隆模范中学的学生,在理科和科学小发明、小创新上取得成绩而设立的。 两年来,这所学生多为贫困家庭孩子的学校,在科技活动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全国第八届明天小小科学家三等奖、上海市第八届初中科普英语竞赛一等奖、第二十四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等20多项荣誉……这让在背后支持他们的上海电力公司员工们很是欣慰。 而在虹口区儿童福利院,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的员工们,送来了不少生活用品。牵头人王帼华告诉记者,由于福利院多为听力残疾、自闭症、脑瘫等疾患儿童,在与福利院结对助学活动后,公司员工们急老师所急、想孩子所想,为他们添置各种生活设备,公司的女员工们还自发编织各种衣物,将这群孩子看作是自家孩子。 对于自闭症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中国移动上海公司、上汽荣威等社会各界及企事业单位,也以“短信开心扉”“图书角”等形式给予极大帮助。由本报群工部参与的“爱心助学”活动,同样也激发了社会各界帮困助学的热情。让我们伸出温暖的手,共同扶助困难、特殊的孩子幸福成长。 【助残点】 阳光之家送来关怀 “吴老伯,我们来帮你检修一下煤气管道!”“喔唷,杨代表又来啦,快请进!”周六上午,在岭南路236弄,燃气市北公司闸北办事处副主任杨国良和检修工来到盲人吴老伯家,免费进行燃气保养维修。十多分钟后,他们发现管道没有泄漏,便收起工具,叮咛几句,又匆匆奔赴下一家…… 这是燃气市北公司设在临汾街道“阳光之家”的助残服务,已有13年。岭南路这一带共76户残疾人,聋哑人、盲人居多。1998年,区人大代表杨国良在公司大力支持下,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开通“求助热线”,并在小区内设“阳光之家”信箱,为残疾人解决燃气方面的需求。每天都有一名热线人员接电话、开信箱,办事处党团员则每年两次为残疾人免费安检、更新燃气配件,确保用气安全。 在杨代表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件事:有位盲人给热线写信,说自己总感觉头晕,去了多家医院检查都说没病。工作人员火速赶到他家,发现热水器开关泄漏,盲人已慢性中毒却不自知。修好开关后,盲人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13年来,“阳光之家”助残点已为该地区义务设摊服务58次,收到726封求助信,免费更新317根胶管、12台灶具,及时率达到100%。 同时,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帐务中心将为残疾人开通账务绿色通道,为他们提供便捷温馨的服务。 【助老点】 爱心接力服务孤老 为老人免费理发、百岁老人免费乘坐出租车、提供孤寡老人身后关怀……在“上海好心人节”举办之际,上海市自来水市北公司、强生出租汽车公司、滨海古园等推出了助老项目,让老年人感受到社会的关爱。 上水市北公司有一支劳动服务志愿者服务队,每月都会去江浦路上的阳普养老院为老年人免费理发,先剪头发,后剃胡须,再和老人拉拉家常。为老年人理发看似容易,但对义务理发师来说,考验可不小。一些老人常坐轮椅,志愿者不得不半蹲着理发,时间久了腿又酸又麻,根本站不起来。志愿者看到老人的胡子长了,特意从家中带来剃须刀,为老人刮去胡须,老人们看到镜中容光焕发的自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此外,上水市北公司泰和水厂也有一支“阳光服务小队”,与海滨敬老院签订“敬老共建书”,建队以来已参加服务308人次。 强生出租车公司开展“百岁老人免费乘车”活动,持“百岁人瑞乘车证”的老人可享外环以内、限额50元的免费用车服务。 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滨海古园、龙华殡仪馆推出了“孤寡老人身后关怀”项目,为困难人群免费提供“殡葬一条龙”服务,让“逝者得其所”。 设立“助老点”的企业表示,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关爱老人的队伍中来,让每一位白发皓首者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助餐点】 6元能吃三菜一汤 三菜一汤、暖意融融……每天中午和傍晚,在黄浦区瞿溪路120弄,总会涌进络绎不绝的老人。半淞园路街道新村助餐点的负责人施永萍说,除去国定假日,瞿溪路的这个助餐点全年开放,每天提供午餐和晚餐,三菜一汤一顿饭,收取6元钱;物美价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而到了如重阳节、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助餐点还会有特别安排。“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我们给老人们准备了免费自助餐。”施永萍说,当天他们提供了20多道菜肴,让独居、孤寡老人们有了家的感觉,聚餐结束后助餐点还安排车辆,将老人们一一送回家中。 而在鲁班路上的打浦桥街道助餐点,负责人高蔚说,他们采取的是送餐上门的方式,每天中午,6名送餐员,近400客饭菜,都会赶在12时前送进老人家,送餐员几乎与老人们一天一见面,“送饭的同时,还能为老人们排解些寂寞……”高蔚说,送餐时时常会有老人拖着送餐员聊天,最近饭菜如何、第二天想吃什么,都会通过小纸条传回来。这样的送餐项目,从1995年起坚持至今…… 这样的“上海好心人”助餐点,在淮海中路街道、南京东路街道、小东门街道、豫园街道等已一一挂牌,将为居民送去更多实惠与方便。 本报记者 左妍 许明 金旻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