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长三角/ 专版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理财·周末看点
 第A26版:股市分析
 第A27版:法治视窗
 第A28版:职场方圆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人物·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新民时尚
 第B10版:时尚/城市玩家
 第B11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2版:时尚/男士部落
 第B13版:时尚/美容扮靓
 第B14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5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6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公众服务
 第B19版:现代家居
 第B2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24版:新智
 第B25版:E生活
 第B26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7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8版:E生活/家电生活
2011年10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秋婚礼,人间喜剧

王瑢


   上海人婚礼都晚上举行。太原人好奇。太原只有二婚的男女,婚礼才放在午后(过了中午十二点)。你们白天干甚?他们问我。我说新娘化妆呀,最少两个多钟头,然后男方来接,上车去预先找好的外景地拍片子,再去男方家拜见公婆,放鞭炮,最后才去酒店门口等客迎宾,吃完还要叫很多人去闹洞房。太原人听得头大,说,那不累死啊。我说这是风俗呀,以前人结婚还要八抬大轿的呀。

  太原人的婚礼,中午11点左右开始,10点多,客人陆陆续续来了。婚礼通常下午1、2点钟就结束,很要好的朋友,会请到新房里,不闹洞房,最多再喝几杯,聊天打牌。太原人喝酒比上海人厉害,婚礼上却安静,有什么小节目也都在酒宴现场,众目睽睽,大家欢乐而已。对咬一只苹果,最多一前一后背靠背立了,新郎约摸着新娘嘴巴位置,小心翼翼拿酒瓶倒下去,新娘把酒杯端了,喝掉,叫“高山流水遇知音”(此节目新人早预习多遍)。上海人酒席上对咬的不是苹果,最大是块糖,洞房游戏闹猛得多,太原人看过,绝对小巫见大巫。

  太原人婚礼必不可少是捧场的乐队。有钱人家,过去多请鼓手吹打,称“吹席”。近年风俗多改,多由婚庆公司代劳。一般除“喜丧”(高寿的人过世)请吹鼓手外,婚礼多请锣鼓队、乐队,现场演奏。各样的草台班子也应运而生。歌手唱歌跑调,围观的人们善意调侃,调调到老(意:了)姥姥家咧。哈哈一片。

  上海人婚礼洋味浓,更西化,似上海人的生活观,讲究个性。游轮婚礼、草坪婚礼、热气球婚礼等等,别类纷呈。我曾参加过一场教堂婚礼,气氛更感人更神圣纯洁,婚礼的钟声响起,所有人不由感动落泪。

  太原人婚礼上最要紧,按习俗安排筵席。旧时用方桌,八人一桌,正面两把交椅,右为上,左为首,其余三面长凳。应坐椅子而坐了凳,被认为是小看,“坐冷板凳”典故于此产生。无论红白喜事,座席分上、首、陪席。上海人也一样。席间上菜、开宴也多说道,如“鱼不献脊”,坐上席的不揽盅,其他人不得动筷子(现在已不那么讲究)等等。

  排场对上海人来说极重要。上海人为摆酒席当天播放婚礼录影,都会先去参加一次“玫瑰婚典”,场面壮观。正式酒席那天,酒店弄一大屏幕,反复播放,腔调做足。若是娶了外地新娘,或嫁了外地新郎,讲究的,会结“三次婚”,“玫瑰婚典”一次,女方家一次,男方家再一次。现在新人多新事新办,已没那么繁复。上海人白天忙着“讨生活”,双休还要忙家庭,只有到了夜晚,人人精神抖擞起来,所以晚上结婚,对上海人来讲蛮登时。

  太原跟上海,婚礼随礼都看行情,讲交情。少则两三百,交情稍好,少于一千拿不出手,不能不说是一种“甜蜜的痛”。如今接到大红请柬,有人戏称“红色炮弹”,或“罚单”。不堪礼金之重,又不得不一次一次一场一场乐此不疲。百姓人家的各种婚礼,也在礼尚往来中生生不息,见证着每个时代每座城市不一样的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