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网站买剧叫价近年来飞速上涨 赔钱赚吆喝还能走多远? 孙佳音 |
继30集电视剧《浮沉》在北京电视节上以超过百万元单集的价码卖给搜狐之后,土豆网CEO王微上周在微博上声称目前视频网站对热门电视剧的业内叫价已超过170万元。奇艺网CEO龚宇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他们最近购买了一部40集古装剧版权,单集成交价格逼近160万元。 从两年前每集单价不足1万元,到如今一部剧动辄几千万元,会不会让一些视频网站只是赔钱赚吆喝?更让网友们关心的是,这些购剧的天价成本是否会转嫁到网友身上——网络视频实行收费制? 生存压力不小 在版权保护政策一再锁紧的大背景下,2009年底酷6借壳上市,斥资3亿元购买版权。此后,国内视频网站进入版权资源争夺战,此后版权价格一路暴涨。 一年前,叫价20万元一集的《新红楼梦》网络版权让业界诧异;一年后,各大视频网站购买电视剧的费用,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还珠格格3》《王的女人》《后宫甄嬛传》每部剧的总价都超过了2000万元。而最新的消息是,《步步惊心》热播之后,奇艺网以超过150万元的单集成交价,拿下了该剧原班人马出演的40集的古装剧。可以想见,在不远的将来,视频网站购买电视剧的叫价会超过省级卫视。 在激烈竞争中,视频网站也掀起新一轮洗牌。从2006年算起,曾经上百家视频网站如今存活下来的不到10家。不仅小网站在版权价格面前苟延残喘,大网站也被逼得够呛。作为国内视频行业的翘楚,优酷和酷6去年的财务数据显示,两家公司分别净亏损2.047亿元和3.38亿元。它们的困境折射出的是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的共同问题:外表看似无限风光,内里却苦不堪言。 如何收回成本 在互联网行业,流量就是金钱。动辄上亿的点击量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人观剧方式的转变,无形中让视频网站砸钱抢剧有了底气。但一些网站内部人士透露,其实他们只是赔钱赚吆喝。著名IT评论家贾敬华认为,用免费门槛吸引最大化的流量,然后卖流量给广告主,这是目前视频网站主要的营收途径。但问题是,传统的广告收入太过单一,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视频网站为争取广告客户,纷纷压低广告价码,使得广告营收增长减缓,不足以支撑其日益增加的成本。 那么,在所剩下的盈利模式中,版权分销被很多视频网站看作有利可图。乐视网副总裁高飞表示:“分销,其实是获取一个差价,跟买房一样,买得早,就能挣到差价。”搜狐视频战略合作部高级总监于涛说得更直白:“比如说《新还珠格格》,我们卖给了六七家,赚得非常多。”当然也有不分销的,比如某网站去年购得《永不磨灭的番号》后表示,“这部剧我们坚决不分销,因为购买成本比较低,可以通过广告收回成本。” 收费时机未到 生存压力之下,一些视频网站凭借在内容资源上近乎垄断的地位,已试探性地推出“收费观看”模式。谈及此,高飞表示:“收费和免费是并存的,对一家视频网站而言,不能靠一条腿走路。我们会有用户细分,比如有的用户对价格比较敏感,他们只要能看到这部剧的内容就可以了。而有些用户,他们可能要求高清,愿意出钱,不愿意看到太多广告,进行优质体验,将来收费用户可能会越来越多。” 搜狐却坚信收费观看不会成为主流模式,于涛说:“收费是视频行业的一个模式,但这不会成为主流模式。我们收回成本,如果不能分销的,可以通过广告。至于收费观看的部分,也只是最新的好莱坞大片。电视剧这一块,目前不会收费。”一个有力的佐证是,依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0年调查报告,在近3亿的网络视频用户中,仅有6%的网络视频用户曾经付费收看过视频节目。在非付费用户中,72.9%的用户明确表示习惯免费收看视频,并且没有付费收看的意愿。这显示,我国付费网络视频尚需经过长期的市场培养。 本报记者 孙佳音 |